爱我请理解我

[TOC]

充满了人文关怀这本书,当时看的非常感动。
晚上回家看看小说,吃饭要等五点钟,找家奶茶店看看小说。或者在那附近骑车。

晓晓

你们帮帮晓晓咯

我有点懵,而奶奶又重复了一遍,“你们帮帮晓晓咯。”听了半天,终于明白老人希望我们可以帮忙找找晓晓的爸爸,他年前去广州打工,在广州失踪了。

我条件反射地去看晓晓的表情,但我看不到:她低垂着眼睛,安静地站在奶奶身边。赤裸裸的现实,我却自知无力去解决。我窘迫地问奶奶:“你们有没有尝试报警呢?”

奶奶说话一直断断续续:“没有报警啊。托了好多熟人去广州厂子那里问,都没有消息。找了好久哦。你们帮帮晓晓咯。”奶奶脸上的表情甚至不是悲伤,她的眼睛看着别处,手紧紧抓着晓晓,“她妈妈等了几年,等不下去了,她还年轻,就让她嫁出去了。她也造孽哦。现在她妈妈生了一个男阿哥,晓晓就成了没人要的孩子了。邻居都说造孽哦。”

我后来又去见了晓晓多次。我们越来越熟悉,越来越默契,我觉得自已越来越懂得晓晓,但对面她的不幸我却始终无能为力:和我写信的女孩尚且稚嫩,却没有了爸爸的疼爱;我面前这个老人是那么的慈祥,却失去了珍爱的儿子。在这贫瘠的山村里,女孩和她相依为命的奶奶守候着一个渐渐褪色的希望,现实的残酷让她们只能选择含泪接受,默默忍受。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一夜醒来,却一年到头见不到妈妈,他们认为现实是噩梦,还是把噩梦当成现实?

让心灵变得丰满

在我眼里,她虽然有着痛苦和无奈,但她是那么美好的一个女孩。看着她写给我的信,我既因为自己刚知道晓晓身世时不合宜的揣测而羞愧,又因为孩子对我的毫无保留的信任而高兴,更因她在困顿的环境中仍然保留一颗爱人之心而深受振动。我多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和我一样,一步步走近他们,在了解了他们的身世、遭遇后,用尊重、理解、信任甚至共鸣去发现他们的美好。在此基础上,再去给予他们需要的爱和帮助。
从最初的肤浅了解到现在的感同身受,从相知到相惜,和晓晓的相识,让我的心灵渐渐变得柔软和丰饶。我与她的经历如此不同。我怀着帮助她的念头而来,却在她鲜活的生命面前获得了崭新的领悟与深深的感动。心与心的交融和共鸣,跨越了年龄、遭遇,让我们都得到了彼此的帮助,也造就了我最为珍贵的记忆。

多么细腻又多么懂得珍惜的人

晓晓是那么用心写信:若是写错了字,她都是用爱心的样子圈走划掉;信纸上给我画的太阳花,明显是在写信之前就画好了的。原来她在动笔前便开始畅想,要我收到一封怎样的信。在晓晓的第二封信的顶端,还有我之前没有留意到的一行字:“姐姐,你给我的信我会好好珍惜的。”或许在写完信后,她心中还有着尚未表达完的眷恋与欣喜…晓晓也曾送过我好几份礼物。她第二封信里的画和碎纸片,按她的叫法,是“幸运符”:一个笑脸,一颗爱心,一朵小花,一只蝴蝶都是因为“幸运”二字对她来说实在是太重要。我也未曾留意,那些碎纸片边缘整齐平滑,都是她先用铅笔勾边,再用蜡笔上色的。她还送过我一串“友谊手链”:她和她最好的朋友本是各有一串,在参加蓝信封活动之后,她们相约一起把手链送给自己的大使姐姐。她担心手链太小我戴不进去,就剪断了线寄给我。当时的我被手链珠子的各样色彩吸引,却忘记去留意这串手链的故事,和它背后所承载的约定。

晓晓是一个多么细腻又多么懂得珍惜的人。唯此,才会这般用心。而且,晓晓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其他人的真诚和体贴。就连晓晓送她在乎的“幸运符”给我时,也叮嘱我可以转赠给身边的朋友。

他看不起我们,因为他们一家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

我当然希望妈妈是幸福的,我很为难。长大之后都不知道要跟着谁,毕竞妈妈,是为了我才奔波劳累的,奶奶也养了我很久啊,我出生一断奶就是奶奶带的,我和后爸和(合)不来,他看不起我们,因为他们一家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唉,好想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姐姐,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爸爸回来了,爸爸在喊我,他把我带到商店里买了好多东西吃,而他却吃着几个烂苹果,他说留几个到车上吃。我说,爸爸我不要这些东西,你吃,爸爸就打我,我就吓醒了。我大哭了一场,我好想爸爸。
2012年4月,初一下学期,第八封

信任需要站在一起,需要理解而不是说教

晓晓的梦,晓晓对后爸的抗拒,都那么鲜活地在我脑海里浮现,让我鼻子发酸。而另一方面,我的心底也有些许宽慰:我虽不知道晓晓有没有尝试着接纳后爸,但至少晓晓不再自我欺骗,而是向我直率地吐露了内心深处的秘密,她的纠结与悲伤。若是我不因警醒而改变,若我只是说教而不加以体谅,晓晓会不会觉得我不理解她,而不再给予我这样的信任呢?

我想,真正的理解,是需要和对方站在一起的吧?不是仅凭自己的经验判断一切,而是进入到对方的世界中去,去理解她最真实的经历与感情。

为什么?我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家

桃子姐姐:
我发现,我很不逗(讨)朋友喜欢。我好想哭,为什么他(她)们都不喜欢我,为什么?我想要一个真心朋友都要不到,姐姐,你有朋友吗?姐姐,你什么时候到这里来,我什么时候能看到你的本人?我突然有好多话想对你说。
蓝信封,是给无助的人写的吗?
姐姐我好郁闷,假如她们有骂我,打我,我都有一点冲动想死。看着奶奶那深深的皱纹,我好怕,奶奶会突然离我而去,我也会跟着奶奶离去,我发现我已经离不开奶奶了,为什么?人总有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我好不喜欢这样。姐姐,你爱你的奶奶吗?有可能是我太多话了,天下没有一个子女不爱自己的亲人。为什么?我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如果我有一个完整的家)我也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我好恨,我恨我的爸爸,我也爱我的爸爸,妈妈为我付出了这么多,奶奶也是的,爷爷也一样,仔细想,原来也有人是爱我的。我不应该和他们比较,我真的爱我的每个家人。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孝顺他们,哪怕他们已不在人世间,姐姐,你有一个完整的家吗?
我觉得我很幸运,终于找到了一个倾诉的好对象。
2011年11月,初一上学期,第三封

普遍的教育方式过于陈旧保守

而且,在青春期阶段,孩子的想法在快速变化。父母一年见一次,对孩子的了解自然远远滞后,于是教育方式也建立在了与实际情况不符的了解之上。这也是留守孩子显得更加叛逆的另一条重要原因。待到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孩子对家庭的看法已经形成,且难以改变。修复性的沟通,很可能不仅不能缓解矛盾,反而让父母感到挫败而放弃努力。

而那些导火索,也让我们看到普遍的教育方式过于陈旧保守。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依旧是听话、好好学习,对自己的定位依然是管教、约束。实际上,在非留守家庭,可能正面的鼓励、关爱和负面的批评、约束是平衡的,以至于孩子可以在一种平衡的情绪中成长。但是对于留守孩子,正面的情绪显然不足,而电话里的批评和管教显得越发刺耳,家长又因为担心而加强了对孩子的约束,以至于孩子的抵触情绪与日俱增,最终走向情绪失衡。

陈旧保守真的是太温和的形容了,在我来看是愚昧无知愚蠢至极,丝毫不在意孩子的人格尊严。学校、家庭皆是如此。

家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人在家庭中学会与人沟通,学会融入社会。缺乏家庭紧密联系的留守孩子,将如何对社会做出合理的认知和判断?五分之一的中国未来,需要一个答案。

小嘉

什么是学习方法,我不知道

我不明白,我努力却没有收获,即使有收获,也是没有味道的果实。老师说,我的学习方法不对,但什么是学习方法?我不知道。

我在小学时,如同被众人烘托着的明星,而现在,却是被大家忽视的小草,我急切地希望能有人看我一眼,但是我自己都看不到我的优点,更何况是他人。我的梦想是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我不知道,我现在就像是失去动力的马达,可能无法启动了,或许,过一会儿,我的思想(会)把我唤醒……

之后就不要上学,(去)打工好了,没有工作的话就去捡废品

爸爸叫我不要去读书了,明天下(去)东莞的姑姑那(儿),他过来接我,之后就不要上学,(去)打工好了,没有工作的话就去捡废品,不承认有我这样的女儿,不要叫他爸爸,以后自生自灭。我奶奶知道后,便向爸妈解释,说我没有偷东西,我爸他不相信,(说)如果没偷东西的话为什么会进派出所,别人跑自己为什么不跑。我不敢应他,因为以他的脾气,应一句他骂十句。想起我的眼泪就忍不住了,委屈与后悔,我妈她说,“有两种选择:一读书,二捡废品。”我说,“读书。”她说,“你读书就要按照我说的去做:考全班第一,不许跟小学同学以及你的那个好友说一句话,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在学校的一举一动她都知道,因为我爸的同学在学校任教,如(我)有出格的事,她马上知道,所以不要(让我)丢我爸的脸,如丢了我爸的脸,他(爸爸)马上回来扇我两巴掌,打到我残废。

看到我,就看到了他被丢的面子

他现在也不多管我,也不多理我,更没有更多的关心,甚至看到我,就看到了他被丢的面子。我真不知道,这件事究竟是不是丢尽了他的面子,他看我的眼神是那样伤我的心。他骂我很多,甚至把我的缺点都一一数落了一遍,可他没有看到他女儿的优点,看不到他女儿的心。骂我时,我勉强地苦笑,他却骂我不知悔改,教也不听,站在那笑。可他不知道,除夕那晚我在被子里流下的泪,我觉得很委屈,但不知如何做。为了学习,我每天都埋头看书,眼镜(睛)都近视了,他却骂我(是)整天看电视(看的),让我跑进电视里面看,成了近视眼还要他帮我花钱配眼镜。过年时,我整天都避开他,看见他看我时的样子,我就很想哭。而且他还跟我说一些很冷的话,这个暑假,我还将每天对着我老爸5,看他对我妹温柔地说话,轻轻地哄她,我不想看见这些……

希望破灭,如陷入一场噩梦

不敢告诉父母自己成绩下滑,心里的压力越来越大。这让小嘉时而怠倦,希望自己不要那么累,过平静的生活。

中考结果发布,小嘉希望破灭,如陷入一场噩梦。

当在暑假时听到差九分进重点高中,我的世界就变得黑暗了,当时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感觉,那种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有)绝望的感觉。全家的希望全部破灭,因为对我们农村来说,考上重点高中就相当于未来也就上了重点大学。没考上的,那未来就不言而喻了。而且,我从小到大都备受瞩目,集同村同龄人的美慕于一身,现在却落得这个下场,真是不知道怎么形容,暑假时父母的责骂声仿佛飘绕在耳边。那种无奈、自责、悔恨的心情一涌而上,(我)真的快崩溃了。其实,我想上重点高中不是没有办法,就是七千块钱的事,那些差几分,十几分,甚至几十分的同学靠关系,靠钱就进去了。

绝望的感觉,希望破灭。
找不到学习的动力了。一中梦破灭,小嘉从此心灰意冷。

做人还是要现实一点好

我的未来,没有打算,(即使)有我也不想告诉任何人了。那种挫败感,并非好玩的。不过我还是只想告诉姐姐一个人。我未来想考深圳大学,不过不知道分数线,也不知道要有多努力才可以进入。(这所大学)是属于本科,还是重本。如果是本A的话,我想我是没希望了。因为我已经没有信心了。我爸说,假如我考到本B,他是不会让我读的,因为负担不起,而且家里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读书。他那冷冷的语气,伤透了我的心。他说别再希望他会再投心血在我身上。有时,我真想离开这个家,但是我没有任何能力,我不能。

还有,我觉得我现在堕落了,变懒了,变得没有目标了,成绩越来越差了。我该怎么办?我的想法是考个专A,平稳地长大了就嫁人。做人还是要现实点好。

感觉我就是他的附属品一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从来不听我说话!

不要读书了,不要浪费我的钱

上周末发生的事更让小嘉难过。小嘉晚上去了同学家,正巧爸爸回家发现她不在,第二天见到她就骂:“你翅膀硬了是不是,想飞了是不是,信不信在你没飞之前把你翅膀折断啊?什么事都不告诉我!”小嘉连忙解释说,她告诉了妈妈,只是没有想到妈妈没告诉爸爸。可爸爸听不进:“告诉你妈有什么用!你是错的!你妈也是错的!你敢顶我嘴,不要读书了,不要浪费我的钱,看你也没什么心思读书了,有你表姐十分之一我就满足了!不要读了,不要浪费我的钱了!我生了你,你就欠我很多了!不用你还多少,我养你17年,把这些钱都还回来就行啦!”

我已经很努力了,他还想我怎么样

我无语了,我沉默了,我不想再回应他了。他已经狠狠地伤了我的心,伤了我的自尊。眼泪在拿着手机的同时“啪嗒,啪嗒”地掉……说实话,我已经很努力了,早上5点50分起床,晚上1点睡觉,他还想要我怎么样?我已经很节俭了,同学们一个星期八十块钱伙食费,我只拿了五十,这样的女儿,不是好女儿吗?那应该怎么样呢?我不懂…也不懂他要的是什么。原来,当他的女儿那么难……真的很想逃离,即便是一个人在街头饿死冻死,也不要再回这个家,但毕竟,有很多放不下。我不无情,也不无义,只要不要触碰我的底线。你说,我既不是贝多芬,也不是保尔,为什么也过得那么坎坷呢…家人,是伤我最透的一种人。

要是有个人能教育一下他们,给他们正确的指导,那该多好啊!可是,那个人是谁啊?烦死我了!

慧娟

我耳朵听不见,我是聋子……爸爸妈妈不爱我……

后来,我才知道,她的名字叫慧娟。活动结束后,我再次找到了她,想多了解些她的情况,然而我们的聊天艰难依旧:即使贴得极近,我们仍旧像是在两个空间里,彼此前言不搭后语。每当慧娟眉头皱起、神色无助,我就意识到该再次重复我要说的话。终于,慧娟指了指自己的耳朵,面无表情地开口:“姐姐,我耳朵听不见。”
我想多了解些具体情况,她却抱着膝盖缩成了一团,蹲在地上抽噎着:“我是聋子……爸爸妈妈不爱我……”晶莹的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
翻开慧娟写给小洋姐姐的信,那里歪歪斜斜地写着:
秘密:我生活那么苦,我是一个聋子,嘴巴说不清(话)的人,一切都是它(他)们,我恨它(他)们,我是很丑的女孩子,都是它(他)们被(破)坏了我的人生道路。

没有经历过爱的幼苗,很容易枯萎。

慧娟安静地把脸搁在膝头上,眼睛茫然地望向地面

但爸爸并不知道,在女儿心里,听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我和慧娟在校园里聊天的时候,几个调皮的男生一边朝慧娟发出阴阳怪气的声音“哟!”“嘿!”,一边笑着跑去打球。慧娟安静地把脸搁在膝头上,眼睛茫然地望向地面:“下课时我也只能一个人。他们笑我是耳朵听不见。”异样的眼光时刻提醒着慧娟一她是残缺的。而在慧娟写下的信里,也到处都是音类似、形不同的错别字。

我们也是再过几周也要进行期专(中)考啦,我也要复习啦,也是(只是)我耳朵有问题,感觉自己没信息(心)过关。
2011年10月30日,初一上学期

那天,我也是考试成绩高了10分,不过没有及格。姐姐,我期中考试成绩太差了。一点都没进步呢,很(都)怪我自己倒霉。你说着(得)对,我要证明给男孩(看,我比他们)更能干,更有用,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教室同学都笑我是一(个)聋子,我很伤心。我真不想读书了,都怪我自己没有用
2011年12月,初一上学期

我每一天真的很痛苦,并不快乐。

心里只有可恨的家人,我不喜欢他们

秘密:我生日,为什么一次都没有生日蛋糕,我很难过,它(他)们打我时,我脸上(眼前)就会来(出现)一张可恨的脸,心里只有可恨的家人,我不喜欢它(他)们。为什么每一次生日都没有蛋糕,我以(认)为(我)是世界上不幸福的女孩,我想为什么弟弟每一次都有蛋糕,我觉得她(他)们不喜欢我,所以想离家出走。
2011年11月,初一上学期

我从小是(个)缺爱的人,我在乡下读幼儿园,我还(才)二(两)岁,就读小太阳幼儿园,(小时候)妈妈和爸爸(没)和我一起睡过觉,我心恨得他们(现在和)弟弟一起睡,我真的自卑,恨死他们。
2011年11月,初一上学期

刚才吃晚饭回家,外公问我吃几个蛋,(我说)二(两)个有了(够了),爸爸怒吼:“吃什么蛋了,晚上还吃蛋。”后来我很伤心。

在我心中没有他(们),父母假心假意对我很好,我不爱她(他)们,不说了。
2012年2月,初一下学期

处于弱者的地位,更加渴望关爱和鼓励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从未向慧娟直接表达过内心的关爱,但却会一再要求慧娟改正缺点。而慧娟,处在弱者的位置,因此更加渴望家人的关爱和鼓励。爸爸所说的“以自我为中心”,便是慧娟表达需求的特殊方式。在和小洋姐姐的通信中,慧娟也数次向小洋姐姐索要礼物,还因为对礼物不满意而希望小洋姐姐重新送一份给自己。

虽然我们相隔很远,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相识

对了,姐姐你说你的课程变多了、休息时间少(了),也喜欢现在的生活,我知道你每天都有目标(要)完成。姐姐,我会努力学习,并尽力去发现学习中的乐趣!
虽然我们相隔很远,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相识,姐姐,我谢谢你教我英语学习办(方)法,只(有)我进步了,那(这)一次我考了90分,只(有)一个(同学)成功考到100分。只要(有)努力学习,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美国斯坦(爱因斯坦)说:“决不要把你们的学习当成是任务,而是(一)个(令)人美慕的机会。”
2012年3月28日,初一下学期

这个姑娘蛮聪明的,这个信有点像上帝的手伸过来一样

也许她会更善于与人交流,也许她会交到一些知心的伙伴

下的都是不满、抱怨,甚至怨恨。这种性格上的畸形发展在学校环境中被进一步放大:学习上的困难,同学的嘲笑,给慧娟更大的打击。面对这一切,慧娟的父母更多的是无奈、忧虑,和放纵,却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一切发生的原因。对于听觉有障碍的慧娟来说,情感和精神方面的抚慰远比物质方面的满足来得重要和有效。试想,如果父母和其他家人愿意更多地反复地和她交流,聆听她的声音,给予她所需要的鼓励,告诉她其实她和别人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或许我们见到的会是另样的一个慧娟。也许她会更善于与人交流,也许她会爱上帮助她听到这个世界声音的助听器,也许她会交到一些知心的伙伴,也许她会开始懂得体谅父母,关爱弟弟……

要达到这种得多聪慧的人才办的到,要受多么良好的教育才能明白,很难很难。

然而,这些假设都已经无法改变慧娟所面对的现实。对于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来说,在通过外出务工得到经济改善后总是想到用物质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而这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南辕北辙。**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励,需要的是自信,和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勇气。**像慧娟这样的孩子,面对着比其他孩子更加艰难的处境,成长过程中有更大的风险,就更加需要家人在心理上的支持和理解,和关键时候的纠正与引导。而这,也许正是慧娟所渴望的一隐形的翅膀。

佳明

像是在困境里抓住了救命稻草

每年一干多毕业生里,能考上本科的学生不到5%。9月份将开学,佳明不可避免地心里满是失落和忐忑。佳明的声音很低:“我很担心,高中学习跟不上,尤其我的英语还很差。”

佳明继续认真询问着高中生活的细节,学习的重点,避免重复犯错的方法…佳明在得知中考成绩后,就一直在自己的懊恼中挣扎,没有和别人交流。看到我们这样的大学生,他便急急地询问,就像是在困境里抓住了救命稻草。
他压抑了许久的忐忑和困惑,而今,需要一个出口。

一个已经竭尽全力提高成绩的人,要如何面对至亲对自己的反复质疑和重压?

佳明一直在进步,然而成绩跻身班里中上游的他,还是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父母总是拿佳明跟成绩很好的姐姐相比,认为佳明的问题在于不努力,继续向佳明施压。但一个已经竭尽全力提高成绩的人,要如何面对至亲对自己的反复质疑和重压?渐渐的,佳明的自信在流失。
他在信中说—一
和我玩的(得)最好的朋友,他们的学习成绩都很好,和他们在一起玩,我感到一种压力。
有时,我一个人在路上静静地走着,心想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非要比,和平一点,又怎样。有时我认为,活在这个世界上,说的(得)实在一点,不就是为了钱吗?如果不是为了钱,谁愿意干活。也许我说的这些都是蠢话。
2010年3月,初一下学期

不知为什么,在生活中,我总感觉自己没什么自信,就连上台演讲我都非常紧张。看这(着)身边一些好朋友上台演讲不但不紧张,而且普通话还讲的(得)很标准,我真的很美慕。
2010年5月,初一下学期

自从初中起,他的生活里,已有太多这样的片段

“他哪有努力,就知道玩!”妈妈说得很激动,“佳明他姐姐啊,上了我们县里最好的高中,考了XX省师范大学咧!我女儿很认真学习的。不像他,唉!”佳明依旧坐着,并没有动,也没有反驳,一副很无豪的神情。爸爸妈妈很看重他这个唯一的儿子,希望他能有好成绩,觉得“儿子不能比女儿差”。
我们劝慰着妈妈,把我们了解到的一心向学的佳明告诉他,想让妈妈也能欣赏、鼓励佳明。但妈妈也很委屈:“我们在外面打工这么辛苦,这么疼他,喏,这次来还给他买了新衣服,我们希望孩子在家学习争气啊!
佳明盯着地面,像是在倾听、在内疚,心可能却飘到了屋外的田野和远山。自从初中起,他的生活里,已有太多这样的片段。他曾竭力辩解过,也努力试图理解过父母,然而事实依旧如此,他就只好沉默。

中国家长好蠢啊,好蠢啊,自己啥文化没有,就知道逼孩子死读书,把人都逼傻了。
挣他妈的气,自己活的像个人样吗

入校时在班里排四十多名,年级排几百名,而最后一次考试考了学校里的第一百多名

我们问到这里,佳明就兴奋了:“我上学期进步了呢!”他每次考试都在进步,入校时在班里排四十多名,年级排几百名,而最后一次考试考了学校里的第一百多名。
“只有前三十多名能上大学。”佳明告诉我们时眼睛亮晶晶的,把自己的学业分析得头头是道,描绘着自己学习成绩进步后的前景。我们听得很开心,忍不住为他鼓掌。“但我妈妈还是不相信我努力了。”佳明随即又低低地叹了一句,眼神黯淡下来。读高中已半年的佳明,比起初中时情况依旧没有太大改变。他正在默默承受着学业上的压力,尤其是父母给的压力。他说,他的心里,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杂事。

忽然想起来中国的高考是零和博弈,初高中都是这样,一些学生名词越靠前,另一些人就越靠后。按这种名词,只有前列的、第一名的有巨大的荣耀,其他人都是这个体制的输家,太他妈残酷了。这是教育吗,这是屠宰场。
考上好大学,然后继续卷,统治者掌握绝大部分的资源。中下层地不断追逐泡泡。这个游戏,我他妈不玩了,躺在地上,以后年纪大了直接一死了之。
中国的这一套教育模式,跟朱元璋的八股文很类似,都是为了奴化人,很卑劣。

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每天能过得很开心。

教育资源投入不够,职业教育是垃圾,初高中教育没有人文关怀,毁坏人的创造力和热情。
如果你有一个教授父母,就算你进最垃圾的学习,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你一定能成才。根本不用愁考试。不用在这种灭绝人性的教育集中营中卷。
搞的是朱元璋 八股文一套,驯化人的思想
培养真正有创造力、追求科学真理的人才,追求法治公平正义。几十年下来,执政党的统治一定土崩瓦解。
仿佛跑的慢的会被屠杀,现实生活也是,在教育上的“失败者”日后的生活也不会太好。
这一套很厉害的啊,让底层陷入疯狂内斗。竞争少的可怜的资源,海量的财富和资源都在国家手里,在执政党手里。

好像你没有什么伤心的事,而我伤心的事就(总是)无时无刻的(地)出现

小文哥哥写了这么多信,好像你没有什么伤心的事,而我伤心的事就(总是)无时无刻的(地)出现,有一天夜里我和我的朋友一起骑着单车,正在冲一个下坡的时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一个大胖子,猛的(地)一下把我差一点推翻了,当时我停这(着)自行车对那个人说(讲道理),那(个人)不但不道歉而且还骂我,当时我气上心头了就朝他猛地打了一下,他被我打的(得)受了伤。第二天,他就找了二十多个人来打我。虽然没打成,但是我的心里真的很难过也很后悔。如果我不出手打(他)也不会造成这个局面,最后这件事是校长处理的。

如果可以干的过地方,这没有什么不对的,护卫自身的尊严。即使二十个人来,也要勇敢地干。如果训练品性,就坚定地训练品性。护卫尊严,跟修身养性是两回事。

这一个月伤心的事就是我奶奶生病了,并且已经一个月了还没好

这一个月伤心的事就是我奶奶生病了,并且已经一个月了还没好,我真为奶奶感到担心。家里现在又是丰收(农忙)的季节,奶奶又生病了,就只有爷爷一个人忙农活,我有(又)要读书,只有星期2才可以帮爷爷干农活。每次我下晚自习的时候爷爷都还在做事。我看了都心疼。爸爸和妈妈也经常打电话来要爷爷别做这么多农活了,可是爷爷还是要做。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不过小文哥哥你不要担心我奶奶,她到益阳(的医院)搞(开)了一点药,相信会好一些,至于我家的农活迟几天搞(干)完也可以。我星期也会帮爷爷多做一些事。

很孝顺的孩子啊,非常的孝顺

无法呼吸的农村学生的生活

对于大多数外出务工的父母来说,一年白天黑夜忙到头,回家一个星期,要休息,要孝敬老人,要走访亲戚,要添置家用,还要邀三五好友放松一下,实在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和子女好好交流。学习,成为了父母和子女之间对话的唯一内容。与很多其他叛逆的孩子不同,佳明很懂事,很理解父母的心情。他给小文哥哥的信里,大多数时间都在讲述自己的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进步进步再进步。可是,虽然佳明已经竭尽全力,他的父母却选择了怀疑和批评:他们只看到了佳明成绩单上冰冷的数字,却没有看到数字后面的炽热的心灵和挥洒的汗水。他们觉得,儿子的成绩不如女儿,就是因为儿子太贪玩一一他们对儿子的认识还停留在佳明的儿童时代,并未觉察到儿子日渐觉醒的自我意识。但是在佳明眼里,乡村与城市之间,甚至乡村之间不公平的环境,才是他进步的阻碍。渐渐地,他的自信也在怀疑和痛苦中一点点流失

来自父母的压力,夹杂着误解,让佳明无法喘过气来。

的确,对于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来说,子女的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文化程度往往不高的他们,只能选择用加压和批评来迫使孩子更加努力,却无法看到,孩子所需要的帮助并不是加大学习强度所能解决的。

小宇

笑容像山间溪流缓缓向下流淌般自然

说话间,小宇回来了。一个蛮结实的小伙子,穿着白色的恤,脸上挂着的笑容,就像山间溪流缓缓向下流淌般自然。屋子小,他站在门口那里就挡住了全部的光。他微微侧开身子跟我们打招呼,眼神交汇时不太好意思地躲开,瞥向地上。

自从小学六年级失去父亲,小宇很难再在家里感受到快乐,于是他把寻求快乐的视线,转向了其他。

可是,我根本不想好!胃病好了就没有人再管我了。

在他看来,胃病无异于他换取爱和关心的唯一筹码

小宇说,因为胃病,他确实得到了一些关爱,几乎每一位亲人,甚至周边的邻居,都会经常询问他的状况。
在他看来,胃病无异于他换取爱和关心的唯一筹码。而他的筹码也没有为他赢来他渴求的所有。接着,在电话里,他几近哭着低声说:“我有时候好想有个姐姐或者妹妹,我希望有个人照顾我…”
小宇说,他特别喜欢跟人打电话,因为这样就没有面对面的压力,而他也能听到对方的语气,听得出对方是否在用心交流。有一次我和小宇通电话,说到一半,电话忽然断了。我马上拨了回去,小宇接起电话来,没等我开口,就很急切地嚷着:“你挂了?”语气像是在质问我。我便急忙解释清楚,小宇的情绪才慢慢平静。
如果和小宇发信息、聊QQ,他也希望对方能够用心。他很讨厌发信息只发个“嗯”、“哦”来回复的人,他说如果这样他就真的什么都不想说了。
追寻爱的道路曲曲折折,而他,是如此的敏感而又小心翼翼

这还不是偏心吗?
“你现在还是觉得妈妈偏心,是吗?”
“她都说了,要不是我弟弟在,她根本就不会回来!这还不是偏心吗?”说到这里,小宇又激动了,在电话里我能听到他“呼哧呼哧”喘气。

我也怕他不懂照顾孩子,让两个儿子受委屈

“如果您把孩子们带到新家去,或许能减轻些负担呢?”我问。现在,妈妈又要照顾自己的新家,又要抚养两个儿子。
“小宇跟他们不同姓,村子里不兴这样的。而且,我现在的丈夫他以前没结过婚,我也怕他不懂照顾孩子,让两个儿子受委屈。我宁可现在这样呐。”
电话里,妈妈一直说自己教子无方,希望我能帮助她:“只要他们能真的理解我,能让我放心,我在这边再怎么苦都心甘情愿。”

这个妈妈还是蛮负责的

情绪始终停留在失去父母的痛苦中

爸爸的离世,带给小宇的创伤难以言喻。小宇从此失去了生活上的陪伴和心理上的依靠。而妈妈的改嫁,更是让年幼小字的生活雪上加霜只有十二岁的小宇,名义上虽有母亲作为监护人,实际上却独自一人承担起了照顾弟弟和整个家庭的重担。他情绪始终停留在失去父母的痛苦中,独立生活的能力也时常见绌,其中的辛酸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

虽然小宇哭着向我们抱怨妈妈的不好,但在当我们提出要和妈妈沟通时,小宇他却做了许多客观分析,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以强调妈妈的好处。理智的小宇其实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洞若明镜。然而,太长时间的辛酸、委屈、压抑、痛苦,太长时间的无从宣泄,让他的感性占据了心灵。他对妈妈和弟弟的暴躁态度,是他情绪在濒临崩溃时的抗议呐喊。他对自己胃病的放任,是他期盼关爱的自我救赎。

而妈妈的境况同样非常艰难。改嫁不能带异姓的孩子,这是农村不成文的严苛规矩。妈妈扛起生活的重担,一个人打工赚钱养两个孩子,连休息的时间都很少,自然是希望孩子能让自己省心。这样劳碌操劳的母亲,实在让人无法苛责。

底层惨麻了,农村父母啥都不懂,要求还贼严厉。高中、初中学校里一行废物教师,没有人文关怀,根本不懂得教育为何物。政府也跟土匪一样,没有良善公义。生在中国,正好能深刻感受作为人的痛楚。

阿芝

电子厂作为收纳年轻劳动力最为普遍的场所之一,工作往往单调重复,强度也很大

“嗯…我们是有单就上班,没单就放假,不一定的。”
“你在做什么工作呢?”
“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呀。”阿芝挠一挠头,“就是……电子厂吧…”阿芝停停顿顿,语气里有着不知怎样解释的窘迫。电子厂作为收纳年轻劳动力最为普遍的场所之一,工作往往单调重复,强度也很大。
简单寒暄之后,阿芝平静地向我讲起了她离开学校的过程:
“我出去的事情还算轰轰烈烈吧。高一下学期,我自己跑出去了,没有和爸爸妈妈说。真的闹得挺大的,我所有的朋友都知道了。
“爸爸妈妈极力反对我去打工,我不见了之后,他们就给我每一个朋友打电话,最后在车站把我找回来了。然后,他们当着老师的面打我耳光。”
“那你心里……”
“觉得是耻辱吧。”女孩淡淡打断我的话。
“那最后你是怎么说服爸爸妈妈去打工的?”
“我后来还是又自己跑出去了。我先是去了东莞,然后又在深圳待了一阵,不过后来也离开了,那些地方都太辛苦了。最后就到了惠州咯,这里的工厂没有那么累,条件也好一点。”
三言两语,阿芝轻描淡写地讲完了她在别人眼中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学校,到工厂。

农村的教育方式真是傻逼,一辈子都不想回去了,一群傻逼

我和阿芝聊起以前的学习生活,她的眼神却忽然飘忽了起来。她干笑了一下,低声说道:“现在想起来还是挺难受的吧。学习压力大大了,我就不想读了。”

“怎么压力这么大?”

“我觉得自己没有办法考上大学。当爸爸妈妈讲‘全家的期望都在你身上了’的时候,我的那个压力啊…”爸爸妈妈希望阿芝能考上大学,为此会对她的学习提出一些要求。阿芝和我强调:“是那种具体到名次的那种!”

“爸妈只会唠唠叨叨让我努力。我觉得自己很努力了,他们却还是说我懒。我在学校做完了作业,回来就想休息一下。但是,他们回到家只要看到我没在学习就骂我,于是我只好回房间一个人待着,其实功课早就做完了。”

阿芝继续讲她三年前上初二时的经历,声音却开始不稳:“那个时候,每次要到考试时,我都好一紧张。尤其是在要公布成绩时,我的心都吊在嗓子眼儿。如果没有达到爸爸要求,他就会骂我‘怎么这么没用!’‘你怎么这么笨!’”一反之前的平静叙述,她语调起伏很大,偶尔望向我的眼神里有受伤、有迷茫一过去这么久了,她的委屈鲜活如初。

阿芝非常想满足父母的期望。然而,她的成绩随着物理、化学一两门她未掌握方法的学科一一加人而有所下降,父母的期望与表达方式却一直没变。阿芝的父母并不知道,阿芝的压力因此与日俱增。

沟通是徒劳的,心中的压力无从说出口

与父母的关系,是和阿芝聊天时避不开的话题。
“现在我在外面打工,父母就管不到我了。以前他们管我比较严因为担心我学坏。他们反对我去打工,也是担心我学环。之前我读书物时候,妈妈晚上是不会让我出去的,他们担心我出去和男生待在一起。她一般晚上8点回家嘛,如果那时没看到我,我就死惨了。”阿芝手肘撑在膝盖上,眼睛低垂着,嘴角微微一扯,讪笑了一声。
“死惨了?”
“就是会打啊。”阿芝沉默了一会儿,“用家里的衣架打。”
“爸爸会好些吗?”
阿芝笑了一下,似在说这念头太天真,过了一会儿才慢慢说道:“爸爸更狠。”
“阿芝,你有没有跟爸爸妈妈说过你心里的想法?”
“没有说过啊。我是不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的,就算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也都不说的。习惯了,嘿嘿。”
“憋在心里难受吗?”
“我真的习惯了。心里的想法没有必要说出口啊!”阿芝说得自然,沉默了一会儿,她又说道:“现在想想,或许我这个习惯,也还是和家人有关吧。”
“怎么讲?”
“可能是因为代沟吧。我小的时候曾经和他们说了心里的想法,可是他们都不理解,反而还有一些很激动的情绪。慢慢地,我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反正没用。”
阿芝从小时候起即认定沟通是徒劳的,心中的压力更无从说出口。她在家时处境的艰难,也只有在信中透露过寥寥数语。

在和弟弟的对比中,感觉不到家人疼爱的阿芝,无形之中离家人更远了,消除隔阂也更无从谈起。然而压力和矛盾一直都在,在学业和家庭的双重逼迫下,她选择了不顾一切地逃离。

打半年工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老生病

2011年底,阿芝刚开始工作时,曾在QQ空间上写道,“今天,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宿舍,睡上铺,怕怕的…一点安全感都没有…”“我也不想一个人,可我一直都是一个人……”
阿芝这样向我介绍她如今的工厂生活:早上7点10分左右起床晚上经常要加班到11点才能去睡;工厂包吃包住,父母要求她每月拿到工资后寄一半回家;和7个同龄女孩住在一起,平常相处还算融洽。
“不过,饭真的不好吃,一餐的标准就是5块钱,4个菜里面选3个我没胃口的时候就完全吃不下,不过,妈妈问起来也得说自己已经吃了。”阿芝吐吐舌头。
“去打工后我也经常犯胃病……我们是一个月两班倒,就是一个月中的半个月上白班,半个月上晚班。晚班时每天就只能吃一顿饭,所以我胃病犯了好几次。”我很心疼,而阿芝却一脸无所谓,“我的期友间我,‘怎么你去打了半年工就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了啊?老生病。,阿芝像是在讲一个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笑话一样。
“平时限家里打电话吗?”
“家人他们不管的吧。他们就说,我要自己照顾自己,其他的事也不会问的。”阿芝说,在外面漂泊了一年多,这些也都习惯了。
“打工后经常和朋友联系吗?”
“我一有空就和他们联系。我的空闲时间,主要就是和以前的朋友打电话!有时候一打就是好几个小时的。”阿芝的声音很愉快,朋友的温暖是她孤寂无依时唯一的支持。

上学好还是打工好

“你觉得是上学好呢,还是打工好?”我想阿芝一定不止一次地思考过这个问题。
“打工挺自由的吧。”她没有正面回应。
“所以你实现心愿了?”我想起阿芝说过,不想读书,是因为一门心思想逃开爸爸妈妈的“眼皮子底下”。
“哈哈,是吧……不过现在想想那个时候也太冲动了。一起辍学打工的同学昨天还在说,我们什么时候一起回去读书。”
“有些后悔?”
“是吧……真的是太早进人社会了,如果还能在学校里多待几年也好。”阿芝叹了口气,又苦笑了下,“不过我知道,这也是不可能的了。”我犹豫了下,最终还是问:“阿芝,打工,还有接触社会,都让你很不开心?”
女孩忽然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然后笑了笑。她的声音低了:“你说呢?”

她没法多待的家,也不是归宿

阿芝接着说道:“最近我还有了一个计划,就是攒钱买一辆摩托车大概要存好几个月的钱吧。”
“怎么突然想到这个?”
“也不是很突然吧,毕竟老是找同学借摩托不是很好。”对于阿芝来说,工厂宿舍里,同住的是来来往往的七八个陌生女孩,不是归宿;她没法多待的家,也不是归宿。有自己的摩托车会方便许多,不开心时便可以跑去很远的地方吹风散心。两个月前她说起“自由”时向往的神情,这时又浮现在我的脑海。

人生即苦也

我以短信的形式跟阿芝沟通,希望我可以和她父母聊聊,或许有消融一些误解的可能。
回复速度一向飞快的她,这次却过了很久才回复我。她说:“还是不要跟他们说了吧,等下他们又会一直问我什么什么的,很烦的…不好意思呀,姐姐……”
不论是对父母还是对工作,她似乎都不再相信改变的可能性了。即便她心中一直怀着未能磨灭的渴望,她依然只能沉陷在无奈和彷徨中日复一日,没有盼头,没有归宿。这样一座困城,谁能给她飞翔的翅膀?

为何会辍学去打工、在工厂流水线上日复一日从事单调乏味的劳动?

成绩优异的阿芝,为何会辍学去打工、在工厂流水线上日复一日从事单调乏味的劳动?

正因为阿芝成绩优异,父母对她的要求也水涨船高。阿芝一直未能掌握理科学习的要领,物理、化学两门课尤甚。困惑的阿芝,尽管已经非常努力,但在她成绩没有达到父母希望的名次时,等待她的便是父母的苛责。而且,阿芝背负的压力与限制,也不只来源于学习成绩,更在于她处理自己时间的自由。阿芝初三时,父母回到家乡附近打工,他们回家时若是发现阿芝不在家,或者是发现阿芝没有在学习,就会打她骂她。疾风暴雨般的打骂,实则是种冷漠的期望。

没有未来,没有希望,农村人知道身为打工仔的悲剧,无法诉说,无能呐喊。把子女投身在教育屠宰场中去博一个未来。

尽管阿芝已经离家打工,她身上背负着的压力和枷锁却依旧沉重这份工作,不但劳动时间长、升迁无望,也不能给她朋友圈和安全感。她生活里唯一的乐趣,是给以前的朋友打电话。她感觉到父母和弟弟唯一的关心就是她赚来的钱,以至于在公司工作的机会来临时,她的选择不能如自己所愿。第二次有公司工作的机会时,她甚至不再犹豫了,再次选择了自己讨厌的工厂生活。她的未来,希望在何处?
与阿芝同龄的女孩,大都还停泊在家庭的港湾,享受着学校、社会的庇护。而四年前曾经说过“我很想念父母”的阿芝,现在却怀着失望和彷徨,苦苦寻一归宿而终不可得,日日处于体力劳动的恶性竞争中。且不论现有对未成年打工者的保护欠缺,若是将来阿芝遭遇波折和意外—正如阿芝所说工人与工厂的冲突并不罕见——阿芝要去哪里寻找遮风挡雨的屋檐?

直至今日,我还能清晰记得她房间的模样。那堵空荡荡的墙壁上,只贴着和她通信的小颖姐姐的照片,四年未变。时光荏苒,照片早已褪色,但小颖姐姐的灿烂笑脸,或许在无数个日夜里映入阿芝心里。

小颖姐: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脑海里好像只有你的存在,而且我每天都会很想你,真搞不懂。每次我打电话给你,你会觉得烦么?我想知道我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可以告诉我吗?
反正我长这么大最开心的事就是认识你。永远想念你!
阿芝
2009年8月11日

我想,这是一个女孩,对关爱和理解,最直白而又简单的渴望。

悦悦

当你想念一个人的时候,就看看他/她的相片

我一直都记得姐姐教我的那句“当你想念一个人的时候,就看看他/她的相片。” 所以我就把我亲生母亲的照片洗出来偶尔看看。
我愣了一下,悦悦解释:“我6个月大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离婚了。我出生的时候我爸爸20岁,我妈妈19岁。我算是他们‘一时冲动’的结果吧。后来妈妈改嫁到台湾去了,我爸爸娶了我后妈。”
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孩子一她是如此坦率,第一次见我就毫不设防地一下倾诉这么多,又将不一般的身世讲得这样轻松。她一直在笑,露着两颗尖尖小虎牙。

我好希望爸爸能给我过一次生日

悦悦父母离婚后,爸爸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悦悦交由爷爷、奶奶照看。奶奶早早就把悦悦的身世告诉了她,说是悦悦两三岁、吵着要妈妈的时候,后妈进了这个家。
悦悦不能经常见到父母:“爸爸和后妈都在广州,平时工作很忙,每年只有过年那几天才回来。唉……我好希望爸爸能给我过一次生日,从小到大他从来都没有过给我过生日。本来有一年他答应我说要给我过生日,结果又因为太忙没有回来。”

看自己想念的亲生妈妈的照片,自我疗伤

悦悦认为,在爷爷的思想里,沟通是件荒谬的事。所以,连自己参加了蓝信封通信活动,悦悦也根本没想过要告诉爷爷。悦悦斩钉截铁:“他打死也不会同意的!”
“可是要参加蓝信封通信活动必须有监护人签字……”
“很多爷爷不同意的事,我只有通过爸爸才有被允许的可能。起初爸爸也不同意,后来我哭着求他:‘我觉得自己好不容易能在初中遇上能够倾听自己心声的人,也许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他才同意我写信。”

“我爷爷是个特别倔的人,只要做了决定打死都不会改。可我也是个很倔的人呢,和爷爷硬碰硬时,好多次直接跑出去不想回家。我的脾气跟爸爸的一样,很冲动,有时还会跟奶奶顶嘴说些小孩子不该说的话,虽然之后会很后悔。”

面对不听话的孙女,爷爷、奶奶觉得自己能做的只有给悦悦爸爸打电话,让爸爸训斥悦悦。可悦悦很委屈:“一年才和爸爸见一两次面,爸爸还总是在电话里批评我,每次都是我的错!”

于是她便回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看自己想念的亲生妈妈的照片,自我疗伤,期待着一觉醒来,所有不开心都烟消云散。

农村父母、教师,都是一群傻逼

朋友更是填补了父母本该在身边陪伴的时光

悦悦结识了不少哥们儿、姐们儿,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他们一起在街上溜达。中学时期,大家都很在意朋友;对和一起生活的爷爷、奶奶关系不融洽的悦悦而言,朋友更是填补了父母本该在身边陪伴的时光,充当了家人本该扮演的谈心角色。于是,和朋友的相处变成悦悦的生活中心。只要自己能帮上朋友,悦悦一定不会袖手旁观,她不怕麻烦。她带住宿生同学来自己家洗澡。一个朋友说想像悦悦一样拥有一个大学生笔友,悦悦便慷慨地将朋友介绍给自己的丹丹姐姐。

悦悦也有自己的原则,她不能接受朋友的背叛:“曾经我跟一个女生处得挺好的,但有一次我想帮助她,她竟然出卖我,我就决定跟她绝交,虽然她多次找我想和好,但我就是不理她。”

她,总是笑着强调自己很乐观。
“悦悦,为什么这么喜欢笑,而且是大笑?”
“我欣赏那些用笑声感染别人的人,我也想成为那样的人。”

用“钉子’碰‘钉子’的时候会很恐怖

“她对我很好。我十一岁时,有一天我和妈妈在一起看电视剧看到有点晚了,爸爸睡觉锁了门,我们吵醒了爸爸,爸爸一开门就给了我一巴掌,妈妈为了保护我也给了爸爸一巴掌,最后妈妈却被爸爸重重地抱起来摔在地上,我却只能在一旁流眼泪…后来我再也不敢跟爸爸说心里话,平时有矛盾也不会说,因为爸爸总是会批评我,每次都是我的错。”

“没有,除了有些恐惧,当我看到爸爸快要生气或者生气的时候。爸爸很少打我的,我们见面那么少。只是他脾气很硬,我也是,所以用“钉子’碰‘钉子’的时候会很恐怖。”

笑是一种眼泪

眼泪,有时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幸福。微笑,有时候是一种没有说出口的伤痛。
2012年7月16日,初三下学期

微笑有时候是最好的掩饰。
2012年9月19日,高一上学期

其实我内心牛(没有)那么强大。
2012年12月6日,高一上学期

笑是快乐的传递,但也是给了悦悦一件伪装衣,悦悦自小就把它穿在了自己身上。周围人都知道悦悦的身世,但悦悦不喜欢因此被关注和照顾,她只想通过笑告诉大家“我很好”。

笑容背后呢?悦悦只有回到自己一个人的房间,才敢流露。她写在信中,写到网上,或者干脆睡一觉。

妈妈要走的时候我不愿意看她离开,我就把门反锁了躲在屋子里哭

悦悦并不经常提起,她对于亲生父母的挂念。
去了台湾的亲生母亲,八年前曾回来看过悦悦一次:“妈妈要走的时候我不愿意看她离开,我就把门反锁了躲在屋子里哭,从窗户里看着她,直到最后才下去送妈妈走。”

爸爸从未允许悦悦去台湾找生母,悦悦对此耿耿于怀。悦悦常拿着生母的照片看,然而生母对于悦悦的遭遇和渴望无能为力。我去台湾时曾去拜访过悦悦的生母,她双手合十:“当初算是她爸爸背叛我吧,那时候真是年轻不懂事。我十九岁的时候生下小悦,现在回想起来,我就不应该把她生下来啊。把她生下来,却没能尽一个母亲的责任,我为什么要生她出来呢?我好后悔。” 她叹了口气,“可是现实都已经这样了还能怎么办呢?我只求她能快快乐乐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好了。”

这妈妈说话我不信,真是垃圾,亲生女儿扔下来不管。这种母亲有什么好挂念的,生而不养,是我,我看都不会看一眼,永远地在我人生中拉黑。那个后妈才是这个女孩的真妈妈。

军军

学习的目的是开网吧

说这些时,他面无表情;说起游戏时,他大大的眼睛里才满是笑意。在那里,他享受着虚拟体验和绝世高手的快感。军军并不喜欢在家待着,特别是放假的时候一没有网络和游戏,他会“非常无聊,不知道能做什么”。

于是我问军军,在他心里,什么是他的学习目的。然而这个小鬼头却不回答,反而神秘地、凝重地慢慢说,“佛曰:不可说,不可说。”我忍不住笑,他就冲我眨眨眼睛。

虽然他嘴上说着不肯告诉任何人,后来却又让我猜他“不可说”的答案。我猜一个,他点点头:“不错,接近了。”再接着猜,他又摇头大声叹气:“唉,风马牛不相及!”看我想得辛苦,他似乎心软了,配上表示很大方的手势:“唉,我还是告诉你好了!”

就像是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我认输了一样。他得意地讲,脸上是发自内心的笑容和心驰神往的表情——他想好好学习,为了上大学。大学毕业就可以赚钱,于是他就拿这笔钱,回到镇上来开个网吧。目前,镇上的网吧网络太卡,他和他的同学们每天只好“不辞劳苦”去隔壁镇上网,而这就是他瞄准了的“市场”。“开网吧工作多轻松咧,又能赚好多钱,又能打游戏!”

不过,开网吧也还不是他的最终梦想,他希望的是开业赚钱一段时间,就歇业,去环游世界;旅行花光了钱,就回到镇上重新料理网吧的生意,为下次环游世界储蓄。一个人开店,太累又太无聊,至于合伙人,他也已经想好了,就是他的一个好朋友。他准备两个人轮流上岗经营,每人每天各花半天时间看店,剩下半天就可以玩游戏。

正是因为这个愿望,他辍学打工的好朋友可以赚钱以及所处的繁华都让他羡慕,却并不能打动他。为了自己的愿望,他说,他可不会让戏影响到自己的学习。上学时,他给自己规定,一周只去一次网吧。只有当放假时,他才允许自已天天去网吧一那时家人的劳奶、已细不住他“出去玩啦”。

流淌着灵气和智慧,应试教育给不了人精神满足

与此同时,城市里军军的同龄人在做些什么?他们也许会被家人送去青少年宫,参加兴趣班;或者与家人一起回老家看望老人,去名胜古迹旅游;可能会在家人的鼓励下去参加航模比赛、英语比赛。他们是家里的宝,有心的家长都会尽力让孩子度过一个又一个丰富、充实的假期。

但是,像军军一样的孩子呢?除了网吧,还有哪里能让他们度过漫长的假期?谁能给这些快速成长的孩子必需的精神食粮呢?比物质匮乏更可怕的,是精神的空虚。“聪明”的军军善于思考,普通的课堂学习无法给他带来足够的精神满足:他需要更丰富更多元化的活动和经历来获得进步。然而,这些本该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充沛精力的孩子,已经早早学会了用“无聊”来形容自己的生活。他们既无法从应试教育的学习中获得快乐,也没有除此之外的第二个选择。军军的梦想是环游世界,因为他深深感受到了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的匮乏。

虚拟世界,不过是人们逃避真实世界,追寻现实世界中难以获取的快乐和满足的临时避难所而已。在和军军的交流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这个孩子身上流淌着的灵气和智慧。他本可以找到一个能发挥其才智的爱好,却在现实世界的匮乏的推动中掉入了虚拟世界的漩涡。我们太希望有一天,有那样一个合适的人,告诉军军这个真实世界的美好,引领他走向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林儿

家里没钱供她读书,于是她就去打暑期工了

2012年8月,我们第一次去探访林儿,却没见到她。
我们曾试图联系林儿,打她的手机显示停机。但她的父母对此却丝毫不知情,只说她刚考上高中,家里没钱供她读书,于是她就去打暑期工了。后来,我们终于辗转找到和她一起的表姐的电话,却因为包工头管得太严,没说上几句话就匆匆挂掉。在那有限的通话里,林儿不提打工的辛苦,却反复强调自己的爱好,“我好喜欢写信呀!我觉得能写信真好!”“每次接到小营姐姐的信,我都开心死了!”

我和她爸爸都是文盲。可没想到我们家出了林儿这么一个好孩子

我想起了我第一次去林儿家的时候。我们从镇中心出发,山路泥泞,摩托车司机载着我们好几次差点都滑倒在路边的瓦砾、石块里。司机骂骂咧咧了二十多分钟后,我们终于到达。四周大都是水泥砖房、水泥地面,但林儿家是土墙、坑坑洼洼的土地。屋里面不多的柜子、橱子也都明显是上了“年纪”的,其缝里藏着深深的灰尘。

虽然林儿不在,外出打工、一年也只回来两三次的父母却碰巧在家。我们能明显感觉到,林儿是“一切靠自己”。

爸爸去邻居家玩牌,妈妈热情地跟我们聊天:“我和她爸爸都是文盲。可没想到我们家出了林儿这么一个好孩子,成绩这么好,还获了县里作文比赛的大奖。我们一心想供养她读书,可家里一年一共只能负担得起几千块哪,我们有三个孩子,真不知道怎么办。这不,林儿就出去打暑期工了。”

穷人的农村也不错啊!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风景,嘻(嬉)笑的田野,青葱的树木。美丽极了

今天,老师不知为什么。她对我们说了一大通话。但是我不认为(认同)她的观点。她说,现在只要读书,长大后才有出息。读书以后,做人就高了一等,不愿意与低等人在一起,并且看不起低等人,也不愿意和低等人联系。(低等人指的是没有学习过,比如家里很穷,没有一点常识的)。我偏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啊,高等人也没有权利选择和低等人联系。难道低等人没有自知之明吗?她(他)们为什么要和你们玩?她们也有伙伴啊。他们活在世上干什么要你(们)看不起?难道学习还会分高低等(人)吗?为什么穷人会被你们欺(负),只要活得开心,幸福就够了。富有并不代表快乐,有钱有什么了不起,能换来友谊,亲情,爱情吗?也许穷人一句朴素的祝福语能当你贵重的礼物,然而贵重的礼物却不能换来朋友的笑脸。住在城里虽然很方便,很好。但穷人的农村也不错啊!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风景,嘻(嬉)笑的田野,青葱的树木。美丽极了。一群小孩子在田野上飞快地奔跑着,好似与风儿一起跳舞,与鸟儿一起歌唱。想想那情景,那是多么美妙啊!姐姐,你说呢?

天大,地大,我最大,这就是个人主义

爸妈对我期望很大,老师也想让我考个好高中…姐姐,压力好大啊!……可我又想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还是要争取考个好高中,但又不得不认清自己的实力,很怕没考上父母会伤心。好烦啊!如若我是一个坏孩子,那也不必担忧这些,可我却是有心人,自是不愿看(到)伤心(的)一幕。竭尽全力,是我内心的渴求,真是怕不被理解。(姐姐,你懂吗?)

姐姐,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应该知道了,我是个外表不怎么样,其(实)内心却很强大、丰富的人。不知为什么,从小我对事、对人都会留一点心。纵然与我无关,我也会想想原由,或从中有什么深刻的道理…这一学期,我改变了好多,真的。我要活泼、开朗,并且要大方。

文言文社

“什么是文言文社?”这是个新奇的名词。
“就像红楼梦里大家起的诗社那样,只不过用文言文代替诗。”林儿细讲,“当时我们刚学文言文,我觉得文言文很好玩,有味道,就起社了!我制定了一些规则,来参加文言文社的人都要用文言文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在一个本子上。然后呢,每人要从四大名著里找一个人物作为自己的笔名。当然啦,一个人也可以有几个身份。就比如,我既是黛玉,又是宝钗。”
看我们感兴趣,林儿飞快跑上楼,把文言文社的本子拿出来给我们看。原来,她在上高中后,因为很少回家,就把这个本子带到了经常寄宿的阿姨家里。
“我们起社之后,谁有想说的话就在本子上用文言文写,然后传给下一个想表达的人。”
“大家都觉得很好玩,于是好多我们班的同学都参加了。我们七姐都在里面,还有几个男生也经常写。我表妹看到了,也觉得很好玩。还在他们班也起了文言文社呢!我就好有成就感,嘿嘿!”说起自己的这个发明,林儿有些骄傲。

仔细翻看,这个其貌不扬的“作业本”已经很破旧,其中的笔迹不下数十种,有的娟秀,有的豪放。作者除了“黛玉”、“宝钗”,还有“沙僧”,有“悟空”,有“宝玉”,有“诸葛亮”,甚至还有“呆”、“傻”……同学们给自己起各种各样的笔名,在里面谈人生,谈理想。比如,有“诸葛”曰:“吾入其社不久,然方才兄前言,略有所感。汝等皆认为入得一中门,方为人上人,可乎?吾以为不可。”于是大家展开辩论,其中还有“尔等都闭嘴”这样戏谑的词语出现。

而当时十四岁的林儿亦曾借黛玉之口表达自己,“回想以前,做过好多错事,干预人家的事,才会让人恨吾。吾是好心,但成坏事,让人们以为吾已为巫婆矣!使至让他们远离我,只怪我热血,但终究害了自己。”“心已想开矣!不感什么悲啊、伤啊、开心之类的。只知平平淡淡才是真。太多的感慨又怎样,能当饭吃嘛(吗)?心已麻木,不再眷恋红尘,一切顺其自然。(吾)心要强大,而习惯了对别人好,总使不出狠招。心里好想骂人,但嘴里还是没说。唉!竟变得更柔软了。”

我们忍不住惊叹。在物质这么贫瘠的地方,孩子们读书的来源,除了课本和一些陈旧的故事书外再无其他。而林儿却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以这样的特殊方式,组织起了这群同龄的孩子,在这样一个简陋至极的本子里构筑着独属于他们的精神家园。

人要有飞翔的心灵,苦就说出来,痛就喊出来

“林儿妹妹,你为什么这么爱写?”
“我也不知道呀!”林儿笑得满足,脸蛋更加红形彤了,“我啊,就是喜欢写。我喜欢想很多,有什么事情都喜欢用笔表达出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这样才舒服……”
“我将来想去出版社或者杂志社,做编辑!这样,就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了,还可以自由地看别人写的东西。”林儿很坚定,如果考上大学,一定要选中文系。她一部分诉诸笔端的文字,已经准备要在学校的刊物上发表了。
她的文学梦,展翅欲翔。

文学这个词已经被埋没了,感受不到这个词的温度了。

在偏僻的山村,他们的才情如同一颗颗闪亮的星

尽管林儿家境贫寒、父母没什么文化、学校教育资源落后、学习和经济上的压力都只能独自承担,但她依然炫目地闪耀着。她每个假期都外出打工,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赚来学费,她每封书信都焦急地想要提高自己那永远不满意的学习成绩,她带领着她的小圈子为班争光,她和调皮捣蛋的男生斗智斗勇…相隔着很远的距离,林儿的信还是让我仿佛能感受到她那颗火热跳动着的心。她的情感,就像是饱含着墨汁的毛笔一样,挥洒到每一个文字中,也浸润到读者的心里。她“把一颗心交出来给人看”的纯朴自然,几度让她的小营姐姐落泪不已……小营说:“从她的眼中,我们看到了思考与希望;从她的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林儿这些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不可低估的才华和潜力。在偏僻的山村,他们的才情如同一颗颗闪亮的星。贫瘠土壤里生长出的希望,更加让人期许明天。但是,让人担心的是,像林儿这样的贫苦孩子,他们的爱好可以帮他们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走出山村吗?现有的教育资源是否能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并不能,除非考上好的大学,学费廉价,教育资源丰富

小志

在某天趁儿子没注意时悄悄离家去了深圳

“长这么大,我最开心的是我三岁那年爸爸妈妈唯一一次给我过生日。然后就是今天这次,和你们一起玩……”
这些年的经历,小志随着我的提问平静地叙述着。给小志过完生日之后,为了家庭生计,小志的妈妈准备外出务工。妈妈不希望儿子因为想念自己而难过,于是就故意对他发脾气让他不开心,然后在某天趁儿子没注意时悄悄离家去了深圳,在一家食品加工厂工作,一年只回家一两次。

工厂、办公室的工作囚禁了人们

“那爸爸呢?”
“我爸爸在我四岁那年,在我睡着的时候离开了家也去了深圳打工……他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没念过书,喜欢打架,还会向我炫耀他自己打架有多厉害,但是不让我学坏…他打工的时候有次骑自行车跟摩托车撞了,伤了脑袋,花了不少钱,最后治好了。”

有些事跟他们说了也没用,反正他们不在,也解决不了

“受欺负的事情,和父母说过吗?”
“没有。”小志的爸爸曾向我们承认,说自己脾气太暴躁,有时会有动手打儿子的冲动,所幸儿子性格温和。远在他乡,爸爸很担心,怕小志学坏。或许是怕爸爸的脾气,又或许是不想父母误解或者担忧操心,懂事的小志这样解释:“有些事跟他们说了也没用,反正他们不在,也解决不了。有些事,得自己埋在心里。”

小志还有一个结婚不久的亲姐姐,嫁去的地方与外婆家、奶奶家都不远,小志也偶尔会去。但小志也从未向姐姐提起,他觉得姐姐有自己的事要做。年迈的祖父母就更不是倾吐对象了。

小志说,他想用自己研究的铠甲去追求正义,这也和自己深埋于心的受欺负经历有着莫大关系。但在心底,这个14岁的孩子心底所盼望的,还是像保护伞一样的父母能够在自己身边。他曾在信中讲起过自己的热切和忐忑,因为爸爸就快要回来了。

提到科学问题,他言语间就透着不自觉的兴奋感

铠甲虽然隐藏着小志内心不为人知的痛楚,但它也是小志兴趣的体现:小志深深热爱着自然科学,知识面远远超出了同龄的农村留守孩子。靖超哥哥不失时机地为他讲解了许多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兴致勃勃的小志并不满足于别人的说理,他喜欢思考,常在信中连连追问,甚至质疑。

小志平时平静温和,但每每提到科学问题,他言语间就透着不自觉的兴奋感。
“我是很喜欢研究一些东西。我就经常拆很多东西,比如拿很多发动机出来,研究它。你知道吗?像四驱车这样的玩具里有很小的马达,而吹风机里的马达就很大的。”
“爸爸妈妈知道你这个兴趣吗?”
“他们平时都不在,根本不知道,回来也发现不了,我拆的也都是他们不怎么用的东西。”
“你兴趣和学业很相投呢。”
“嗯,还好。但是我觉得爸爸妈妈在的话,学习上会更好,还是有他们管着好一些。”说到这个,我眼前的小志又平静了下来。

教育这个事情我是要琢磨的

而现在,小志也不必再想方设法去开发保护自己的铠甲了,因为爸爸也觉得乡里的学校不好,提出让小志转学。爸爸颇费了些心思:趁着初一暑假,特意从深圳回到家里,和小志一起找到县里的一所学校。小志在那儿试读,爸爸就站在课室后面连着听了两天课。两天后,爸爸连连点头:“这边老师教得好!就在这里读!”

于是,初二开学,小志便转去了县里的这所学校。小志很满意如今的生活:“现在不会受人欺负了。县里的中学和乡里是不一样的,这里没有打架什么的,老师讲课也很好,教学方式和管理都比以前那里好很多。我感觉自己的成绩也提高了。”

爸爸也很自豪地说:“一开始,这所学校的老师说我儿子学习跟不上,我就说你要让他试试。现在那个老师说了,‘你儿子跟上了!

爸爸觉得自己没什么文化,吃了不少亏,便对儿子的教育态度愈发认真,还跟我们逐科目分析小志的学习成绩。“教育这个事情我是要琢磨的,我不但自己要想,而且要是看到人家有好的教育方法,我就学来。我对小志的教育是鼓励为主,但也有批评,而批评主要是针对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对于儿子,我很满意啊。”

现在,随着小志长大,每隔一两周父母便会打电话给他,聊聊家里的事情。父母在学习着如何教育儿子,也常常教给家里的老人如何教育小志。

考上重点大学,是小志和父母的共同期望。小志知道,要付出更多的汗水,才能争取到更好的学习条件,接触到高端的科学知识,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即便对现状很满意,小志心底里伤痛的烙印仍在,他的铠甲梦,也并未褪色。期待有这么一天,小志博士带着他设计好的铠甲,展示在世人面前,为弱者带来一个正义、美好、和平的时代。

捍卫理想的社会秩序

在农村中小学,总会有些孩子拉帮结派,欺负弱小。缺失了父母和老师有效的教育与监管,孩子间更容易出现性质恶劣的霸凌、斗殴。那些体格弱小、个性稍温和的留守孩子,往往既不能从父母那里寻求保护,也难以从老师那里获得庇护。学校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得不面对的煎熬和折磨。正因为这样,小志对正义形成了非常执着的追求。他的超能力铠甲是实现正义的武器,捍卫着小志理想中的社会秩序。

然而,在恶劣环境中孕育的梦想并不易实现。相对于乡村贫瘠的生活条件,家长、老师、社会提供的教育资源与相关的关心爱护更是不足。他们没有真正重视起孩子的好奇心,进而发展起孩子的兴趣与天赋。无形中,把孩子们赶离了课堂教育,打击了孩子们的积极、自信,打压了孩子们的天赋。

小葵

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鸟

“你们现在初二了,学校对你们要求严格吗?”
小葵皱皱鼻子,心里的不满似乎都写在她的脸上:“挺严的吧,都不让我们带手机,又不准我们出校门。有时候,都觉得自己是被关在笼子里的鸟!”不过很快,她又重新变得神采奕奕:“可我还是喜欢待在学校里面,和同学玩游戏,就是一些你追我赶的游戏啦。很开心的啦!”

一字一句也透着欢快,像是在叽叽喳喳地和你聊天

和小葵写信的馨姐姐喜欢用“古灵精怪”来形容她:“小葵每次都把信折成奇奇怪怪的样子,让我每次只能按压住心急,仔细研究,再小心翼翼地才能打开。她还经常用各种颜色的笔写信,每封信都是一片花花绿绿的,辨识度极低。她每次和我通电话都要说上很久,直到我为难地说‘下次再聊’。新学期开学时她寄来一堆手工卡片,有大大的‘MISSYOU’和一堆‘暑假怎么没来湖南,我好失望,好失望……’”哪怕是在信里,小葵的一字一句也透着欢快,像是在叽叽喳喳地和你聊天。

她飞快地说完,脸上似乎什么表情都没有,却避开我的眼光

之后不久,我们就去了小葵的家里。这个开朗的小姑娘高兴地带着我们到处走,连绵的田埂上,崎岖的小道上,蜿蜒的小溪边,都留下她轻快的足印和银铃般的笑声。我们要去她的同学家,她就主动蹦蹦跳跳地为我们带路。天气阴沉,细雨丝不时飘落,她只穿着一件短袖上衣,还说“一点都不冷”。她让我们猜路边的野花叫什么名字,和我们讲她小学时好玩的事情,聊得很起劲。

“小葵,你最近和爸爸联系过吗?”我问起她的家庭。
小葵先是看了我一眼,然后沉默了一会儿:“我爸妈离婚了。”她飞快地说完,脸上似乎什么表情都没有,却避开我的眼光,看向前方,像是在努力张望着什么。我追问一句,她才答道:“爸爸有五年没回过家了。去年姥姥去世了,他回来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又匆匆走了。平时我们也几乎不联系。”

爸爸是小葵的法定监护人,会把小葵的学费定期寄回家来。聊起爸爸打工赚钱,小葵不自觉地叹气—一她在为爸爸的身体担心:“爸爸的身体啊,本来就不好。”

“没有想过要和爸爸多点联系?”

“没有,他要工作嘛!”小葵是一口理所当然的语气,虽然她并不知道爸爸在从事什么工作。

我之前给她打电话都已经停机了,我也就明白一些什么了

“那,你现在还会去找妈妈吗?”
小葵思考了一会儿:“不会了…”她的回答变得断断续续,“因为她…我之前给她打电话都已经停机了,我也就明白一些什么了。”
她的声音也变低了。
小葵的三言两语,几乎说尽自己和至亲之间的联系:五年来鲜有音讯的爸爸,以及早已失去消息的妈妈。
小葵平时住在学校,周末的时候便回爷爷奶奶家。但一说起爷爷奶奶,小葵明显哽咽了。
“一直都是爷爷奶奶照顾我,他们对我很好啊。可是,他们的身体真的很不好,有时我看见他们搬一些重的东西,心里就好难受……”小葵抽噎着,用手背压住泛红的眼睛。
“你回家之后会和爷爷奶奶聊聊天吗?”
“也没怎么聊过,有时候就是一起坐着看电视。不过爷爷奶奶老是要看什么戏曲节目的,我又不爱看,就干脆回房间睡觉。在一起没什么好玩的嘛。”移开“亲人们”这个话题,小葵的情绪才稍稍缓和了一些。
“爷爷奶奶会和你说些什么呢?”
“他们就是老说我太贪玩,成绩不好。三句两句总扯到学习上。”小葵在信件里提起过自己的学习。她一贯喜欢在信纸上画画,这时候就会画一张大哭的脸蛋。

我自己心里有个坎吧

小葵默默目睹着两个老人依偎生活的艰辛,她心疼,但也不知道自己能帮上什么;和他们相处中,有着太多互不理解的疑间和无法跨越的代沟。
小葵的叔叔婶婶在附近城市打工,经常会回家来看看。他们没有自己的孩子,视小葵如若己出。小葵主动告诉我们,叔叔婶婶对自己很好:“他们会照顾我。不过,也比较严格啦,要求我成绩要好。”
“但有时…婶婶在家的时候我会‘不舒服’。”小葵突然说。“怎么讲?”
小葵想了好一会儿:“因为婶婶在家的时候,我要认真干活,不可以偷懒,要很乖。”我们聊这些时,小葵总是有些犹豫,但说的每句话都非常地认真。小葵说,家里新装修的房子都是叔婶家出的钱。
“那你会跟叔叔婶婶要东西吗?”我不知道,以小葵的敏感,在家庭里,她是否拥有了足够舒坦自然的安全感。
她又是想了很长一会儿:“没有。”
“是没有想要的东西,还是不敢呢?”
小葵没有说话。就在我差点以为她不会回答了的时候,她突然缓缓说:“不敢吧。”长呼一口气后,她告诉我,自己不会跟叔叔婶婶说心里话。
“为什么呢?”
“我自己心里有个坎吧。”

我真的很害怕这个家中的每一个人

“我真的很害怕这个家中的每一个人,有时我并非不知道一些事情的对与错,但我不想认输。在我上初中以来,我最不喜欢星期五了,因为要回家。我好害怕这个‘家’,我该怎么办。它实在是太可怕了,我一点也不喜欢这里,我想离开。”

不主动,不期待,便可保护自己

我曾和小葵最好的朋友,一个同样是上初二的女孩,聊起过小葵。瘦瘦小小的她,像大人一样,老道地叹了一口气:“小葵觉得自己缺少爱吧。她挺恨自己的妈妈的,就这么不管她了。”

小葵曾鼓起勇气给父母打电话,现在却是不敢对他们有任何期望。我无从揣测她内心挣扎的过程,然而她对自己情感和期望的保护,可以从她写信的过程中瞥见端倪。

不主动,不期待,便可保护自己。但小葵也明白,倘若拒绝一切的信任和努力,她最终无法收获任何友谊。她试探性地在给哥哥姐姐的第一封信上写下:“你能给我一张你的照片吗?我想和你做姐妹又做朋友好吗?如果不好,你就在姐妹和朋友之中选个好吗?^_^”(2011年10月,初一上学期)

她在勇敢地追求她渴望的温暖,不过似乎不安一直伴随着她。

馨姐姐不准生气哦!√生气就会这样,如果你生气我就哭^。

有时我自己觉得玩得太开心了,就想大哭一场,但就是哭不出来。有时就连我自己都不了解自己。

在笑在闹的表面之下依然有她深深隐藏的悲伤和渴望

在笑在闹的表面之下依然有她深深隐藏的悲伤和渴望,坚强依然不能掩盖父母“生而不养”带给她的辛酸。小葵努力地逃避家庭:在家里,没有人能给小葵心理上的庇护和依靠,所以她的成长中缺乏安全感,受伤之后的她害怕付出自己的情感。伤痛带给我们成长,教给我们如何面对困难,就像被石块绊倒后会开始留意坑注的路面,被开水烫伤后会谨慎对待沸腾的水壶。小葵学到的逃避,正是这样一种无奈之下的反射和保护。

小燕

有和没有毫无区别

小燕告诉我,她早在初三下学期时就辍了学去广州和深圳打工。不愉快的打工经历使小燕也开始觉得自己进人社会太早,便求妈妈帮着找了现在的学校。然而,听小燕口气,和爸爸妈妈在一个城市似乎并不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小燕虽然有很多空闲时间,却很少去找爸爸妈妈,只是妈妈每周都会给她打一次电话。

每次当我尝试谈起家人,聊天便断断续续,变得难以持续下去。小燕似乎心底埋藏着什么,却又不愿或不能表达。小燕看着手机,满脸平静,对爸爸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一“有和没有毫无区别。”

普通农村女孩的家庭👪

小燕说,爸爸在她很小时就外出打工了,很少回家,所以童年的记忆中几乎没有爸爸的印象。家中经济条件实在不好,在她八岁时,妈妈不得已也跟随爸爸去打工,让奶奶照看留守在家的小燕和哥哥。妈妈经常打电话问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但小燕并不习惯跟妈妈通电话。她自小依赖妈妈,最喜欢妈妈的拥抱。小燕讨厌妈妈在外打工的日子,但好在还有小叔疼爱小燕,小叔见到小燕都会开心地抱着她,亲她的脸;邻居家的女孩们也能陪伴小燕上学放学,一起玩要。
从初中起,情况就不一样了。妈妈越来越关注小燕的学习,每次通电话都会谈起这事,可是小燕对学习却提不起兴趣。

我很想像他们一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我只(除了)对语文、政治和美术感兴趣外,别的我无论怎样都装(学)不进去!忙碌,我也想啊!可我总是做到一半就放弃,这让我很不是滋味,总觉得自己一事无成似的。有一点成就(绩)就会骄傲、自满,可(所以)后来(成绩)又下去了!
2010年5月24日,初一下学期

活出尊严,活出个性,活出人样

都市里的人,多么的不快乐啊

不好好在家学习,整天出去玩!挣钱那么不容易,供你上学还不珍惜!

我也时常鼓励自己加油,让自己活出尊严,活出个性,让自己不会有遗憾,但我控制不了自己的心。我的心太野了!就算下了很坚定的信心最后也只改变一点。
2010年5月24日,初一下学期

这样反复几次后,奶奶向爸爸“打了报告”。小燕很少接到爸爸的电话,难得的一次,却在还没有听到问候前,迎来了劈头盖脸的责骂。小燕很矛盾:自己一直命令自己要克制,不要让妈妈唠叨、爸爸责骂,不要辜负爸爸妈妈对自己学习成绩的期望;可是,面对朋友的召唤时,自己又总会忍不住地踏出家门。小燕并不清楚,为何爸爸妈妈不理解她想和朋友在一起的心情,她只能感到、听到家人的失望。

我的家庭因为有了我而变得悲哀

我的家庭因为有了我而变得悲哀,我可以说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不,比她还要可怜,当然一切都是因为我!我现在才开始觉得我是一个会害人的人。只要和我再(在)一起的人都会不开心,发生不如意的事!姐姐你可真好,无与伦比的爱,这是我一直渴望的!但是只能在幻想中度过。

人生有三种情: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为可怜;三者缺三,皆如死亡。而我在8岁那年失去了亲情,在我12岁时失去了友情,而在今年我失去了爱情。就这样我认为我快死时,他又回来了…而亲情永远不会回来了2!(小叔)因为看见我怎(整)天走,对我失望了,而爸爸妈妈,在(有)几次被我逼得想自杀。姐姐您看到一定很吃惊吧!没想到和您写信的人是这样的吧!
姐姐,对不起,对不起,让您失望了,对吗?和您通信的是一个坏学生!对不起,对不起。

2010年3月28日,初一下学期

连最爱我最疼我的人都对我不满了,这份亲情还有价值吗?

这些日子我正在努力的(地)让家人对我能满意一点,但我无论怎样也改变不了,反而还变成了火上加油了。我最爱的练叔他对我的误解让我感到十分的委屈,但是无论我怎样解释他都只相信我家人对他说的那样,在通话中我总感觉练叔是在“嘲笑’我什么,但我又不知道他因何而笑,他的话让我感觉话中有话。他对我的误解让我对他感到十分无奈,有一次我差一点哭了,但我还是咽回去了!连最爱我最疼我的人都对我不满了,这份亲情还有价值吗?”
2010年10月25日,初二上学期

就那天我见“鬼”了,而且是一个是非不分的“鬼”、强词夺理的“鬼”

在初二上学期蓝信封做活动的调查问卷上,小燕这样写下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为什么你们都不从我的角度想想呢?你们的痛苦我也知道,但我真的很认真很认真的(地)去控制我自己了,但是我真的做不到,真的。”

姐姐,为什么现在有些人还是很腐败呢?我真恨不得把他们杀了!我真搞不懂他们(为什么)会那么腐败!姐姐,实话说我被送进派出所了!==!和我一起的共(还)有六个(人),六女一男。可笑吧,姐姐!我又惹事了,而且还是丢脸的事,比以前喝醉还要丢脸。从这件事之后我便知道了,走的夜路多,总有一天会(遇)见“魔鬼”的。就那天我见“鬼”了,而且是一个是非不分的“鬼”、强词夺理的“鬼”。这就是恶“鬼”先告状。最无奈的是我的朋友被他们这些“鬼”打了几十下。那些警察反而向着他们!说我们(的)不是!天啊!我真想不到原来这里的警察这么腐败啊!只听那只“鬼”说话就给我们处理掉了5,我们就这样受了不白之冤了!没有任何给我们辩解的机会!姐姐,真的我们都超火(生气)的!我也想过报复,但不能,我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心而给别人(带去)痛苦。我也只能认了。
2010年11月29日,初二上学期

我发现自己的话越来越少了!可是我还是很喜欢这样子

姐姐,我发现自己的话越来越少了!可是我还是很喜欢这样子。因为我想让自己能安静点!过去的我什么都说,如今我什么都不想说!可能我已经习惯没人在意和独自一人的日子了吧!每天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想让自己出去玩、出去走,出去看电视,就是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了!我真的很希望自我封闭,这样我就不会每天都跑出去玩,不会让人说我闲话了,那爸妈他们就不用担心我,担心他们的面子和我的面子了!不过现在我真的很少晚上跑出去玩了!因为我怕爸妈他们对我失望!所以每次她们说出来玩时我都克制自己不要出来(去)!大多部分时间我还是能做到的。仿佛一个人的日子会更好一点!虽然我怕寂寞,但只要找到一种东西让我忙就行了!这样我便不寂寞了!嘻!
2011年2月25日,初二下学期

现在的她,还是习惯沉默,不相信家人会理解她

小燕打工半年后,来到了现在所在的技校读书。现在的她,还是习惯沉默,不相信家人会理解她,也不喜欢对周围的人多费口舌。因此,她的朋友圈子很小,只和一起来读书的表姐稍亲近些。小燕的课余生活很平淡,一个人看看小说、上上网,没有其他的爱好。

有了男友后,小燕对妈妈的依赖更少了。小时候跟哥哥打架后哭着找妈妈,已成为小燕久远到快要“想不起来”的回忆。现在小燕生病了,会告诉男友,但却从不告诉妈妈。小燕说,她怕妈妈想太多。至于爸爸,就更是疏远,“有和没有毫无区别”。跟小燕聊起初中时她在信里写下的和爸爸的争执,小燕只是望望我,淡淡地说:“不记得了。”

“小燕,你已经长大了,有没有想过去改变和父母的关系?”我问。“没有,无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小燕避开我的眼神,转移了话题,“姐,上大学真好!”

今天才不算远

“后悔辍学?”
“嗯。”小燕手托腮仰起头,望向远方。
“对将来有什么想法吗?”
“不知道,太远了。”小燕皱了皱眉头看向我,她的语调一如既往
的平静。
“远?怎样才算近呢?明天,后天?”
“就今天吧。”小燕冲我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
我转达给了小燕,小燕却只是平静地听,毫无兴趣地敷衍:“知道了。”再无其他。
“想不想去改变下你和他们的关系呢?”我追问。
“现在挺好的。”小燕沉默几秒,又补充了句,“我会多跟妈妈联
系的。”
“爸爸呢?”
小燕的语调,冰冷得像是石头一般:“不可能了吧。”

禁闭了她通向世界的心门,再不相信家人会理解她,更不想改变与家人的关系

年幼的留守孩子在父母离开她之时,往往尚未与父母建立起沟通的习惯和足够的信任。他们很难在一周一次的电话中向父母讲述自己的心事,也很难从隔代监护人和旁系血亲那里获得援助。小燕也是一样。她需要人陪伴,喜欢和伙伴们一起玩耍,这原本都是孩子的天性。但是留守孩子缺乏成年人的有力保护,留守女孩的安全和交友尤其让远在外地的家长们十分担心。而且,若是因为“贪玩”耽误了学习,会不会辜负了父母的汗水和期望?因此小燕的父母以严厉的管教限制小燕出去玩。尤其是爸爸,用了一些过激言语,说小燕“逼得我们想自杀”、“是混蛋、冷血的小人”、“家庭因为你而变得悲哀”,双方的冲突成为了小燕自我否定的起因。父母只知道自己“文化水平低、不懂得如何跟子女沟通”,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小燕从此觉得自己被父母彻底地否定了。她因此深深内疚、自责,雪上加霜的是,就连她最爱的、“亲她抱她”的小叔,也在这一点上和父母保持一致,她发现她已经因为自己的“坏”而失去了亲情。亲人的言语和态度,让小燕慢慢自卑,与身边的朋友渐行渐远,自我否定更深了一层。

然而、小燕希望通过改变弥合自己和家人之间的裂痕。她曾多次与父母沟通,多次设身处地为父母思考,理解父母的要求和忧虑。于是小燕尝试、忍耐、挣扎,但却始终没有办法达到父母的要求,父母还一如既往地忽视她的努力,用激烈的言辞否定她。小燕最看重最珍惜的家庭,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并没有给她足够的理解和温暖、支持和指导,反而让她失望甚至厌恶。走投无路之后,小燕独自背负着自卑、怀疑、压抑等各种消极的情绪,她最后的选择,是强迫自己封闭和沉默。

父母和孩子,对彼此都有着深沉的爱和热切的关怀,也都有着各自的深深无奈。当孩子的需求和父母的要求相冲突时,传统的观念要求孩子压抑自己的需求。但是,正因为这样,父母也就失去了真正了解孩子的机会,孩子也会越发失去与父母坦诚相见的勇气和信心。直到孩子认为父母无法改变,自己也无力改变之时,这种亲子关系也就几乎不可能得到修补了。小燕的辍学并不是因为她成绩不好,只是因为她太希望离开家庭。如今的小燕,与家庭更是疏离,虽然和父母处于同一座城市,既不见面也不主动打电话。反复的希望与失望之后,小燕已经禁闭了她通向世界的心门,再不相信家人会理解她,更不想改变与家人的关系。

艾儿

秀雅精致,像小公主的闺房

细长的眼睛咪成一条缝,躲在长长的刘海儿下面,拍照的姿势是歪抿嘴笑,或者双手托腮扮可爱—这个花季女孩叫艾儿。2012年4月底,我第一次去艾儿家。那里,很温馨。

艾儿家院子很大,有正房、偏房和侧廊。艾儿特意带我们去看她和弟弟的房间—一座小木屋,和四周的砖头房不相同。屋外台阶上整齐摆放着姐弟俩的鞋子,而里面,更是别有洞天:目光所及,墙面和头顶都是排列整齐的等粗圆木,个个打磨得光滑润泽,使得整个房间流光溢彩。天花板上坠着彩色丝线,串起许多五颜六色的千纸鹤、包装纸和糖果;墙壁上贴着艾儿喜欢的明星海报;桌子上摆着心愿瓶,塞满了紧实卷着的小纸条。艾儿的小天地,秀雅精致,像个小公主的闺房。

听着我们的赞叹,艾儿开心地晃晃脑袋,按捺不住骄傲地说,这是爸爸亲手为她修的房间:“这些木头都是他自己敲的,修了两层咧,上面弟弟住,下面我住。爸爸最怕我生气了。我小的时候也曾觉得爸爸有一点偏向我呢。”

真幸福,这个做爸爸的很关心她

很幸福的一家啊

艾儿的爸爸、妈妈正好在家,热情地招待我们。爸爸瘦而黑,不善言谈,在饭桌上,偶尔抬头,也只是让我们多吃一点。倒是艾儿,在一边和我们说爸爸、妈妈的趣事,脸上尽是揶揄的神色和掩饰不住的幸福:“爸爸在外面打工的时候,妈妈会专门在饭点打电话叫爸爸吃饭哦!”艾儿的小嘴巴,像是有着永远也说不完的话。她语速很快地告诉我们,在学校里,很多女生但凡有什么困惑、烦恼都会找她,于是她觉得自己像是大姐大。校园、家庭,暑期工……她娓娓道来,边说着,边摘下门前种的薏米,要给我们做手链。
在艾儿家,我们感觉轻松愉快。送我们回去的路上,艾儿仔细端详自己的手臂,念叨着:“唉,前些天做农活,手上留下黑斑了,到了学校他们肯定又要问我是怎么回事了。”
“同学都很关心你?”
艾儿抿嘴笑了:“嗯,反正我觉得大家都挺关心我的。”

跟他在一起真的很幸福,特别轻松

“我现在挺好的,现在很幸福。”艾儿微微后仰,低下头,似是羞涩又兴奋,顿了顿说:“是和我现在的男朋友。”
“你们在一起多久啦?”
“四个多月吧。我们是假期一起打工时认识的,他是我同学的表哥。当时,感觉真的和以前拍拖1不一样。有一次我不小心伤了脚,走不了路,他就背着我。在他的背上,我就忽然觉得:‘咦,为什么感觉会不一样?’”艾儿停下了,像是在回忆着当时的情境,眉梢眼角都是飞扬的神采。
“所以,你动心啦?”
“是呀,那种感觉真的是很不一样。而且,是我第一次跟一个男生告白。”
“是你告白的?”
“是呀。”艾儿愈加兴奋起来,整个人都洋溢着甜蜜:“跟他在一起真的很幸福,特别轻松。这是我最认真的一段感情。他初三的时候不想读了,去学习烹饪,我觉得也挺好的。我还说,以后在家里都要他煮饭给我吃。”
“都想到结婚了?”
艾儿稍有些害羞:“嗯……他家里人都很支持我们。他爸妈觉得我挺好的,经常开玩笑说要我们两个快点结婚呢!还有他舅舅,当时带我们打工的那个人,也老开玩笑说这两个孩子什么时候才能结婚呀!”

爸妈知道肯定会打断我的腿的

这几年来,艾儿一直在朋友面前爱得张扬,然而盛放如花朵的情窦都必须在父母面前蒙上一层纱:“爸妈知道肯定会打断我的腿的!他们虽然没有仔细跟我谈过,但就是直接骂着说不行(不能谈恋爱)!”
艾儿的爸爸妈妈对子女要求很严格。艾儿的姐姐也告诉我们:“我没有拍拖过,要是带头拍拖我就更死噜!”对于艾儿,爸爸更是要求女儿每次出家门都要电话汇报。爸爸说,尽管自己在外打工,也必须要知道女儿的所有活动:“你说有哪个父亲能不管自己的孩子呢?是不是?”

而艾儿,虽然在当初恋爱时也考虑过父母的要求,“不过,还是选择爱了,觉得爱就爱了。”她觉得爸爸管自己太“过”,但也知道爸爸有他的道理,所以每次外出都会如实报告,只把爱情当作秘密藏起。艾儿的姐姐和她朝夕相处,模糊知道妹妹在恋爱,但姐姐在担心、劝阻的同时,也必须帮她瞒着父母:“要是我告诉爸妈妹妹恋爱的事情,妹妹她肯定会恨我一辈子的。”

跟他在一起真的好累啊

灿烂的爱,也并非总是甜蜜。
“曾经有个男生涛追了我好久,他真的为我付出了很多,他什么都可以为我做。全年级的人都在说为什么我不跟他在一起,但是我觉得我不喜欢他。”
“你最后还是选择跟他在一起了?”
“是啊……”
“是因为大家都这么说吗?”
“嗯,可以这么说。我觉得我可以改变他,所以我选择了跟他在一起,选择了这段被爱’的感情。我说做什么,他就可以做什么。以前他根本不好好学习,但是我让他好好听课、好好做作业,他就肯了,那段时间他还被老师夸奖呢。但是跟他在一起真的好累啊,我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很多。而且,我最不喜欢的就是他打架。他经常打架,尤其是为了我打架,他受不了有谁跟我走得近。”艾儿不由自主地摇头。一年多以前,她在信中这么叙述:

原来你看出来了,我跟涛其实挺复杂的,分分合合,每次说分(手)的那个总是我,每次说从(重)新开始的那个总是涛,我都记不清分的那一刻到底怎么了。哎!反正都过(去)了。
在前些日子里,我才从我的好朋友那里得知,每次分了,他都会喝醉。他都会喊我的名字。他每天比我过得还要难受……就那样,他再次向我告白,向我解释,而我……呵呵!不用(说)也知道答案了吧。不过我觉得他变了,变了好多,上个星期他第一次对我那么凶,我(有一种)不认识他的感觉。
2011年11月,初二上学期

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要加强戒备,甚者摆出斩草除根的架势

“恋爱”是学生时代的敏感词汇。和城市里的同龄人一样,我们接触到的留守孩子,很多人都和艾儿一样,小心翼翼而郑重其事地恋爱着。青春期,孩子身心的变化让家长不安,也更让孩子自己不知所措。

在大部分家长和老师眼中,“恋爱”与学习完全相悖,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要加强戒备,甚者摆出斩草除根的架势。然而无论怎样严防死守,孩子们爱情的花蕾还是在悄悄绽放。这个问题在留守孩子身上显得更为严重:他们与父母鲜有谈心和相处的时间,无可避免地更需要同龄人之间的陪伴。有些孩子悄悄与朋友发展成为了恋人,父母却是无从得知,就像艾儿,爸爸的远程控制和明令禁止并没有起作用。也有一些孩子,把情愫埋在了日记里。他们都只能用自已的方式去面对。

艾儿经历了很多。可能有人会说这不是真正的爱情,但生活中的每个点滴,都会给经历它的人带来成长;爱情的模样,也只有身陷其中的人才能知道。对于艾儿来说,爱情是不可或缺的,既然遇到了,就坦然迎接。她用爱情和友情,把自己和同龄人紧紧连结在一起,也唯此她才能得到情感上的满足。虽然与父母有相对频繁的沟通,但有多少成人愿意,而且有能力跨过代沟去解读青春的密语呢?艾儿需要她的同龄的伙伴,正如爱情无法替代亲情,亲情也无法替代爱情。

曼妮

她给我的感受,就像是秋日明净的天空

我就这样认识了曼妮,也就是老师所说的班长。她长长的头发自然披散着,笑容热情,和我们商量路线,带我们去车站转车,举手投足很是成熟。
不一会儿,有个男孩来找曼妮,他们是好朋友,早就约好了要一起逛街。男孩很内向,一直不跟我说话,只是跟着走。曼妮就小声向我解释,说他平时也不怎么跟女生讲话,只有跟她关系还算是不错。曼妮偶尔调侃一下他,男孩便羞赧一笑。
曼妮能让很多人喜欢和她交朋友。后来我们单独聊天时,又谈到朋友,曼妮问我:“你觉得人家哭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安慰下她吧。你呢?”
“很多人会安慰说不要哭不要哭,但其实有用吗?烦恼没解决的话,她还是会哭的。我舍长每次要哭时,就会爬到我床上。我就会先让她抱着我哭一会儿,等她哭完了,再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曼妮说起话来,沉静又稳重。她给我的感受,就像是秋日明净的天空。

我总是觉得身边的人太幼稚。可能是因为他们与我的经历太不同,好难有共同的话题。

我经常开导一些人,我的同学、朋友、学妹……我觉得开导她们,对自己很有帮助,因此让我当“心理医生”的欲望更强了,我真的很喜欢帮她(他)们开导,到现在,我帮过的有和同学发
生很大冲突,差点打架,却被我说服了的;(同学)暗恋一个男生,因为男生不接受而不想读书的;和老师发生冲突的……我都帮助过,每次都以“成功结尾”。我真的好开心哦!
2011年9月30日,初二上学期

然而,曼妮却说:“过于成熟,其实给我带来了很多苦恼。”
“比如呢?”
“我总是觉得身边的人太幼稚。可能是因为他们与我的经历太不同,好难有共同的话题。”曼妮说话时有种置身事外的冷静,“朋友是有很多,但真正的知心朋友却没遇到过。”

有智慧,但还不够

我想有一个知己

我就是找不到一个真正能让我打开心扉,把所有事都说出来的人。
我现在唯一信的就只有你了,(如果)我找到一个真正的知心朋友,这样我就有了两位,一位知心朋友,一位知心姐姐,那该多好啊!一个写信的,一个能陪我的…做梦,我可以说,我现在做的是一个美梦,但只在学校。我希望这个美梦能有好的结局,不然,我不会早醒的。
2011年4月14日,初一下学期

被我支配之物不会背叛我

曼妮又问我:“你认为什么不会背叛你?”
“亲情吧。你呢?”
“金钱。金钱永远不会背叛我。”曼妮回答得毫不犹豫。她说,她在比她年长的人面前,才能袒露心绪,“亲情嘛,我不指望。友情嘛,没有太大感觉。爱情呢,也没什么。”
“那为什么是金钱呢?”
“钱任由我支配,不会背叛我。每月我妈给我500元。我要什么,我爸给我什么。”曼妮又马上补充,“不是说太看重金钱,但是对于金钱,我不担忧。我跟爸爸只讲钱,而其他什么都不说的,因为没话题。跟妈妈稍好一点,但我跟他们代沟都很大,没有话题聊。”

要是有一天,他们都不回来了,不要我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对于我的家庭,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这个家庭。
我爸爸以前是个烟酒不碰的人,但现在却变成了酒鬼、赌鬼,一下没烟吸都不可以2。我妈妈是个善良的人,她知道,我们这个家不能没有她,也就硬撑着这个家。每次我爸一喝醉酒回到家就发酒疯,老是骂我妈妈,还摔东西,家具都快坏完了。直到有一年,家里的经济(钱)不够了,妈妈就出去打工了,让爸爸带我们俩(两)兄妹,我哥以前也是个成绩又好、人又好的男孩,但(经)我爸教育(管教)后,学会了上网,每次哥哥心情不好时,都会去网吧玩上几个小时。正因为他们俩(两)个男人都不顾家事,所以什么洗衣、煮饭、打扫卫生……的任务就落在我的肩上了,慢慢的我习惯了,也就不埋怨什么了,将来,我要靠自己的努力,让家里好起来。之后几年,爸妈每一次吵架,仇就深了一点,家庭也破裂了一点。我每次看着他们吵架,我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安慰妈妈。

在我现实的生活中,我爸妈、哥哥都去工作了,只剩我一个人在家,总觉得自己是一个人,没人陪伴,没人安慰、关心、呵护……要是有一天,他们都不回来了,不要我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2011年3月20日,初一下学期

面对冷冷清清的家,突然觉得好无奈,很无助

过年都“忙着玩”了,其实没有什么过年的气氛,因为冷清,我爸爸年初三就下(出)去工作了,之后一直是我和我哥
我在家,这不过是比平常闲了点。表哥表姐们都回来了,她们经常找我出去玩,可是玩也是不过一瞬间的开心,回到家,面对冷冷清清的家,突然觉得好无奈,很无助。哎呀!过都过去了,提也没用了,过都过去了。
2012年3月30日,初二下学期

教育非常失败,没有教导人如何面对这种家庭变异的常态。很失败很失败,都是教些卵用没有的东西。

长时间的独立,让她失去了对来自他人帮助的期待

曼妮把这些难过埋藏于心。长时间的独立,让她失去了对来自他人帮助的期待。她选择了自己去面对,去慢慢适应。
习惯了这些,也成为了我心里坚强、独立的主要原因,自己总是把“哀”藏起来,用笑去面临每一天。
我现在在家里,做什么都是一个人,家里很清静,慢慢的,我也习惯了这种生活,在夜晚时,总是会一个人坐在床角里伤心,难过…2011年3月20日,初一下学期

我的暑假很无聊!刚开始去老爸那(里)住了好几天,后来又去外婆那(里)玩了一段日子,之后就一直在家里,帮叔叔伯伯干农活,每天都晒,人本来就黑,现在就更黑了。开学也挺好的,我就不知怎地(为什么)会有“不想回那个家”的感觉,觉得自己更喜欢一个人做事(除了在校内)。一个人静静地听着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自在好开心。
2011年9月30日,初二上学期

对啊,生活是残酷的,现实更残酷。人若不乐观点,真可以被“烦死”的。
2011年12月19日,初二上学期

习惯了一个人做任何事情,习惯了独来独往,有时候我还挺喜欢一个人的感觉呢

我这些时间变化也不是非常大,总之就是之前那个样子,现在我哥去我妈妈那边工作了,又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家了,感觉没怎样,因为“习惯”吧!习惯了一个人做任何事情,习惯了独来独往,有时候我还挺喜欢一个人的感觉呢!觉得好安静,很舒服。
2012年3月30日,初二下学期

你们都再婚,肯定是不要我跟哥哥了,管不了我们了

曼妮把自己学会的方法教给朋友,解决了朋友的困难,却不能彻底解决她自己的无助。她向我说:“(离婚后)我爸爸说想再婚。前一个星期妈妈也打电话给我说想再婚,想重组一个家,我和她吵了一架。”
“你怎么回答?”

“我跟妈妈说,你再婚的对象肯定也有孩子,跟我年龄差不多甚至更大,你当人家后妈好当吗?我还说,你们都再婚,肯定是不要我跟哥哥了,管不了我们了……然后妈妈就说:‘你哥哥打工了,不需要我管了。你在读书,过不了几年也长大了,我想有个家…’我想,妈妈不结婚也可以,为什么要再婚呢?我跟哥哥以后会养她,我们以后又不是不会养她!以后等我们长大了,三个人一起也可以组成一个家呀!”

曼妮顿了顿,继续说道:“那天吵完架,我装了一桶水,把头埋进水里,因为不想让自己哭嘛,那样眼睛会肿肿的。后来,我把半桶水从头上淋下来,好爽呀。我想第二天生病的(了),这样就不用上课了……呵呵…”曼妮低低地笑着,“可我还是没有成功生病,反而眼睛好肿呀!第二天,我还是得嘻嘻哈哈地去面对同学。”

她的眼睛里都像是蕴含着很多秘密和感情

“那为什么必须要去啊?”我奇怪。我还记得,曼妮在信中说,“自己从小做了很多家务,却没干过农活,也不会干农活”。
“因为我伯伯叫我去啊!他们缺人手。”曼妮语气似是无可奈何,脸上却依然是笑着的,“我伯伯平时对我挺好的,很照顾我。我就想,还是去吧。”我们俩相互挽着走,每当我转头看曼妮,她的眼睛里都像是蕴含着很多秘密和感情。自己命令自己去做不喜欢做的事情,对她来说,早就不是头一次了。
“曼妮,为什么后来你的信中很少谈起家庭了?”
“唉,还是那样子呀,没什么变化,我能说什么呢?对吧?”曼妮撩了下长发,看着我,似乎她的无奈从来不消言说。她并不像其他一些情绪波动较大的孩子,反复讲述自己因家庭而起的烦闷和伤心。
“那,你现在最亲的亲人是谁?”
“我自己。”曼妮不假思索地马上回答。
我点点头,正打算要说点什么。
“是我伯伯,我哥哥我姐姐他们。”曼妮仿佛察觉到了什么,突然又改口了。

玲玲

长大以后我要买两套房子三辆车

“长大以后呢,我要买两套房子三辆车。房子要很靠近的咧。
到时,我一套房一辆车,
我爸妈一套房各一辆车。
这是我对父母的承诺。
无论如何也要实现。”
我要给父母最好的生活

远远地向我招手、呼喊,她就像是在这里生长的精灵

我在她说的地方下了车,才发现附近是多么荒无人烟,只有云雾缭绕在青翠的山尖。安静持续了很久,直到玲玲蹦蹦跳跳地出现在我视线里,远远地向我招手、呼喊,她就像是在这里生长的精灵:“姐姐!姐姐!”

玲玲带着我往她家走,这是一段并不容易走的山路一脚下踩的是一大块一大块的斜石,只有几个可以落脚的浅窝。玲玲咯咯笑着:“对不住啦姐姐,让你走这样的路!你可不像我们一样每天走山路的呀!”

“玲玲,你们这里很漂亮啊。”我看着周围,翠绿的陡坡,纯白湍急的小溪,仿佛仙境一般。

“是的姐姐!往下走更漂亮!”说起这个,玲玲滔滔不绝,“姐姐,映山红开了,红红的一大片,是不是很好看?我带你去爬山吧,摘映山红吃,很好吃哦!姐姐你知道吗,下面的水是好清好清的哟!姐姐,可惜啊我们这里人不注意环保,乱扔东西,不然就更漂亮啦!”

中国都市是穷人的地狱,山林水土是人间仙境,人却没有智慧在此生活。

姐姐你看,这些屋都修得好漂亮啊

我们走了许久,眼前才豁然出现一片房屋。“不不,这还没到我家还早!”玲玲语气里有羡慕,“姐姐你看,这些屋都修得好漂亮啊!”
“姐姐,我们学校因为不愿意负担我们住校生周日的住宿,而让我们周一早上到学校。你看我们这里是有多难搭车啊!”玲玲一边让我看周围的景色,一边抱怨着。她说,每周一天还没亮就要起床。
又走了很久,我们终于到了玲玲家一狭窄的水泥屋子稍显破旧,而没有护栏的楼梯上面才是她的家。墙有些透风,就用彩色的纸糊住。

真的好无助的感觉。好多时候都自己一个人偷偷哭

过去一直埋怨父母给我的太少,确实太少了,少了他们的陪伴、关心和爱。少了物资(质)需求,本该属于我的一切都没有。为什么我不能和其他孩子一样过得快乐?生活过得一塌糊涂。很苦真的很苦。连诉说的人都没有。真的好无助……所以,我学会了伪装,故意笑得有多大声,心中就有多落寞。真的好无助的感觉。好多时候都自己一个人偷偷哭。
2011年12月26日,初二上学期

学校的伙食好差,我吃饭又没速度,所以经常不吃,打了吃了一点又倒掉。我现在也会胃痛了,也会贫血,所以妈妈经常给我补这补那的。
2011年4月16日,初一下学期

现在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累得要死,欲哭无泪呀!

现在学校的时间已经180度大转变了,现在一天11节课,外宿生不用上晚自习了,下午还要上三节课,上午五节课,晚上两节,除了午休有一个半小时可以休息一下,其他时间都在学习,很累,老抱怨校长没有合理安排好时间,以前还好一点,现在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累得要死,欲哭无泪呀!所以我和奶奶提了一下,住外宿,当然她不会愿意的。所以我和她就产生了一些矛盾,后来也不了了之了。唉,又和你吐了那么多苦水了。
2012年2月28日,初二下学期

貌似我和初三的男生还处得比较好。分别了一些朋友又一些。真是……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在宿舍里,没几个处得好的。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很好,但其实一点也不好。最多只有一个和我处得好的。
2011年12月26日,初二上学期

我妈妈在厂里,手被机器切到过,不能碰水,于是我爸爸洗衣服啦

“我妈妈很辛苦的。姐姐你知道吗,我们家和别人不一样,真的不一样。别人都是女人洗衣服对吧,在我们家,是我爸爸。”还没等我问,玲玲就很急切地说,像是在让我先有些心理准备,“我妈妈在厂里,手被机器切到过,不能碰水,于是我爸爸洗衣服啦。后来,我妈妈好了,不过习惯已经养成了。”
“你爸爸和妈妈关系很好啊!爸爸这么照顾妈妈。”我眼前浮现出一幅幸福之家的图景。
“嗯……他们的关系……好像也挺好的吧。”玲玲停顿了下,在思考着,“不过我妈妈会打我爸爸的哦!我妈妈生气了,就打人!”玲玲笑。“那你爸爸什么反应?”

“他不还手。他能说什么啊?我妈妈都是为他好。”玲玲说得自然,我却本能地去猜是不是玲玲偏心,“让他不要抽烟啊,不要乱花钱啊,我也同意啊!嗅,他呀,有时候就是像孩子一样,比我还孩子气呢!”“怎么讲?”

“比如,他没啥别的爱好,就特别爱花钱,特别喜欢喝碳酸饮料,可他的胃又不好,一喝饮料常犯胃病。我们管他,他还不听。”玲玲想起来,脸上露出不太高兴的神色,很心疼爸爸,“那我们就不理他啦!管不了他嘛,只好这样,(让)他自己胃痛去吧!”

玲玲接着说下去:“那次我爸问我“玲玲啊,你将来赚的钱给谁啊?’我就说,“全给我妈,一分都不给你!’哈哈!”玲玲冲我眨眨眼睛,她的小瓣子也俏皮地甩一甩。

累啊,就是枯燥地按钉子,每天,每天,四十天哦

我舅舅对我妈挺好的,因为我妈妈小时候成绩很好,却为了供我舅舅读书辍学打工了。我妈妈讲,当时好多我妈妈的老师,还有校长,来到我妈妈家劝她读书呢!我也去过我舅舅的厂打暑期工,我妈说我每个假期都必须去,给家里赚钱。”

我还记得玲玲在信里提到过打工的甜和苦
每年暑假就到深圳(我舅舅的厂)去帮我妈妈做一些事情…走入社会,也被我妈妈锻炼到了,也懂了外面的世界,也懂了许多人情世故。
2011年3月19日,初一下学期

7月8号那天,我就去了深圳,第二天就上班了,打工真的好累啊!想想自己以后的假期都要去打工,真是欲哭无泪呀!不过这是老妈吩咐的,我一定要坚持下去!8月11号,打工就结
束了,玩了几天就回去了。我拿到自己人生第一桶金一四百元的时候真的很激动,第一次看到自己赚的这么多钱,那种感觉很幸福!打工真的挺累的,都不想放暑假了呢!
2011年9月13日,初二上学期

“很辛苦对吧?”我问玲玲。
“累啊,就是枯燥地按钉子,每天,每天,四十天哦。我初一时不懂事,还不愿意干活。初二时注就好啦,拿到了一千多块钱,好开心的!’玲玲笑起来的时候,水灵灵的大眼睛弯成一个好看的弧度。

妈的,没有受教育的农村人就这么被践踏!!!不被当人地践踏!!!!

我们这里的人很势利

“我们这里的人很势利的啊,姐姐!你知道吗,我小时候跟大人串门去,因为自己家穷啊,看到好东西就想吃。我亲戚就打我,说不给我吃。我妈妈讲给我听的事情就更多了,他们都看不起我们家,嫌我们家穷。我妈妈就叫我,一定要争气,好好读书,可不能让别人看扁我们了!”玲玲一口气把她的烦心事讲下来,原来这些,也有着妈妈的影响。我想起玲玲在信中的抱怨,“自卑,厌烦,逃避,走进那破烂的水泥房,心里更强化自己的自卑感”。经常听到妈妈讲别人看不起自己家,是不是心中会对自己家的经济状况更敏感?

被卷入大人的战争

跟玲玲写信的小萍姐姐曾告诉我,她是如何心疼玲玲,因为每次打开玲玲的信,看到的都是郁闷、无奈的情绪。她觉得,是玲玲的家人太希望她早点承担家庭的责任。玲玲在信中屡次提到“被卷进大人的战争”我妈妈跟我讲,一定要上最好的高中,不能让其他人看不起我们家。虽然我现(在)才13岁(周岁),可早已被卷进大人的战争中了。我家的亲戚,伯伯、叔公等等这些亲戚啊!
(因为)我家不富裕,就看不起我家啊!这是(时)我就想我一定要很争气很争气。我长大一定要赚很多很多的钱来证明我们家也可以出人才,我们家的人也不是好欺负的!
2011年3月19日,初一下学期

今天他们看不起我,明天我就会将他们踩在脚下!

我又问玲玲:“就是说,你妈妈和你伯伯、叔公这些亲戚关系不好咯?那妈妈和你爷爷、奶奶呢?”
“我就说我伯伯这些亲戚势利嘛,他们都不养我爷爷、奶奶的!只有我们家养!”玲玲说得气愤,在信中也曾慷慨激昂:
人都是一样,那么轻浮,哪边有钱往哪边靠。不就是几个破钱吗?今天他们看不起我,明天我就会将他们踩在脚下!学习(成绩)我会尽力赶上去的,要知道,多少人把期望放在我身上,所以我一定要努力!让所有人都为我骄傲!
2011年4月16日,初一下学期

我就是这样一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人。没有我过不去的坎,没有我游不过的河

我一定毫不犹豫地向我的目标前进…我会一直努力,一直奋斗,直到我认为没希望了我才会放弃,我就是这样一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人。没有我过不去的坎,没有我游不过的河。不管这条路有多难走,就算没有路灯,我也必须走完。我一定要考上大学,一定要和你一样,一样有出息。
2011年3月19日,初一下学期

我发觉我自己真的很脆弱,遇到一点小事没办法了,眼泪就不自觉的(地)落下来。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学着坚强,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出那属于自己的幸福。不要借助任何人的力量。因为我就是我!执著地走下去,不要任何人扶,我可以的!
2011年11月13日,初二上学期

她努力克服着学习资源匮乏的困难,也努力避免受周围不爱学习的人影响

学校没有图书馆。唉。想看些书都难啊!我狠(很)想狠(很)想看那本《简爱》和《茶花女》,可都没条件看。下次放寒假了,再让我妈妈去买好了。姐姐呀!你也推荐几本对我有帮助的书给我看啊!让我知识面扩大一些,我都发觉我懂得(的)东西太少了。2011年11月13日,初二上学期

我正在听着音乐给你写信,一直在循环着这首lemon tree,我以(认)为(我)应多听英文歌,这样可以挺(提)高我的英语也可以娱乐。而且我认为女生至少也应该会唱首英文歌,因为我总觉得会唱英文歌的女孩很有气质和修养,现在这个年龄段真的不要在意外在,应该多提升下自己的内在,一个有内涵的女生才是最美嘛。所以我现在都很排斥和一些“非主流”女生或男生在一起。
2012年12月6日,初三上学期

如果你不养我爷爷、奶奶,将来我也这么对你

当涉及到自己“大学梦”和“养家梦”的实现时,玲玲会和她眼中“强势的妈妈”努力抗争,玲玲有她自己的判断。
“起初我家亲戚不养我爷爷、奶奶时,我妈也不想养,说我家穷,我们姐妹三个要上学。可我从小是爷爷、奶奶带的,跟他们亲啊,我就跟妈妈说,如果你不养我爷爷、奶奶,将来我也这么对你。”玲玲讲给我听。

“有我们家经济情况的原因吧…而且我也不能在那边高考。我要眼我妈好好分析一下我去深圳读书的好处,和不去的坏处。我想好好读书啊姐姐!”“我想将来赚多多的钱,看他们那些势利的人怎么来求我。”玲玲兴奋,像是一个山峰上就要展翅起飞的精灵,连我也能感受到她的急切和坚决。

留下夹缝中的他们,在乡村中孤独地生长

三年,见证一个聪慧坚强的女孩儿的蜕变和成长。刚上初中时,对家庭贫困的自卑和逃避,对“大人战争”的鄙夷和厌烦,都化为了帮助她成长的力量。作为家里的大姐,唯一没有去深圳读书的孩子,她付出了加倍的努力,希望以后能承担整个家庭的责任。而让玲玲的蜕变成为可能的,正是她最亲密的“知心朋友”一妈妈。我们见过那么多因为学习和家庭的压力而不堪重负的孩子,玲玲积极的状况实为可贵。

对于留守孩子来说,生活中会出现太多不愿面对,却又只能独自面对的困难。大多数孩子会自然地选择逃避,他们没法像玲玲一样,用坚强和勤奋回应这一切不公。留守的孩子虽然独自生活,但并不一定都注定要内心孤独。让他们倍感孤独的,是父母不和,甚至离异,留下夹缝中的他们,在乡村中孤独地生长。

翔龙

英语是重于泰山的石头

“对我来说,英语就像是空中的云,摸不到,弄不明白,再加上父母离婚,姐姐外出的事,让我受到了无穷的打击,我随(时)时随(刻)刻都顶着一块重于泰山的石头。”

他爸妈离婚了。他爸爸呀,在江西打工,太远了。以前一年才回来一次,现在几年都不回来!

2012年7月底的一天,我们顺路经过翔龙家,便想去看看他。那是幢没刷过漆的砖头房子,绿树掩映,屋门紧锁。邻居老奶奶耳朵不好,只是不断重复:“龙龙啊,他已经不在这里啦!”

周围乡亲们围上来,七嘴八舌,“这是翔龙他奶奶家的屋子,哎!他奶奶已经不在(人世)了。”“他爸妈离婚了。他爸爸呀,在江西打工,太远了。以前一年才回来一次,现在几年都不回来!”“他现在去跟他妈妈住了。”“现在他爸又新娶了是不是?”…
原来翔龙已在一个月前,也就是他初中毕业时,搬去了五十里外妈妈的新家。而乡亲们对翔龙的议论纷纷、看翔龙的异样眼光,也开始让我们明白父母离异带给孩子的负担。
我拨通了翔龙电话,希望能去到妈妈家见见他。然而翔龙却说,他要来找我们,他不想人生地不熟的我们奔波劳累。
我劝他:“翔龙你放心,这点路程对哥哥姐姐们来说不算什么……”我们这时已经探访了三十多个孩子,没有一个孩子提出要来我们的住处,我们也实在不希望翔龙为这五十里路花费钱和精力。
翔龙并不打断我,但也丝毫没有被我说服。他只平静地再三强调:“姐姐,还是我去看你们吧!”
我拗不过他,暗自安慰自己:或许,我们要见的翔龙,已经不只是一个“孩子”了。
他怕我们担心,准确地告诉我他能够出发的时间,到了车站时,又短信告知我。将近中午时,我们终于见到了他一眉清目秀,很是精神,看着我们腼腆微笑。
“哥哥姐姐,我把你们要的小兰姐姐写给我的信都带来了,你们看看。”翔龙从裤兜里掏出九封保存完好、一一折叠成小方块的信。

这在当时是对我无穷的打击,我暗地里哭过许多回

姐姐,我有一个秘密告诉你:我的父母在我读四年级第二学期时就离婚了,这在当时是对我无穷的打击,我暗地里哭过许多回。我也劝过父母,可根本就劝不进。我不知道我这两年是怎样走过来的。(一定要保密,我不想别人知道这件事。O(∩∩)0~)我住在石头村王家坝组,现在由80岁的奶奶带养,爷爷早死(去世得早)。
2009年11月5日,初一上学期

我知道单亲家庭有很多,但这对于我的打击真的大

姐姐,我还告诉你一个天大的秘密(千万不要对任何人讲起),我爸爸在这次出去打工的时候给了我五千元钱,说全年的生活费都在这里面,包括学校里的、家里的、一切的一切,爸爸还说,要我担起这个家,要我早早认识到主家的滋味,现在,我又是高兴,又是害怕。高兴的是我小小年纪就主家了;害怕的是怕自己乱花钱,胆子小,玩性(心)重,不可担此重任。姐姐,你能帮我出出主意,点明点明(我)吗?
姐,还告诉你一个对于我是巨大为难的事,爸爸要我不要去妈妈那里了,不要去找妈妈了。我说死也不同意,但是那没有用,爸爸听不进我所说的话,我认为他没有把我的感受当回事。一边是生育我的妈妈,一边是供我读书的爸爸,我夹在这里面,十分的难过,两头都难做人。如果偏向于一边,那另一边就没了,虽然我每天都把笑容挂在脸上,但我的心里十分的落寞,十分的空虚。每当父母更痛(疼)爱我一分,我的心所承受的负担就加重了一分。我受这样的痛苦受够了,我想不出哪一天,我受不住了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姐,你懂吗?姐,你明白吗?我在此时真的受不住了,不光是家庭问题,我还要在学习上努力,使自己不落伍,使自己在同学、老师心目中树立美好的形象、印象。我知道单亲家庭有很多,但这对于我的打击真的大。但,我心中又十分的清楚,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都是命,这世间的一切都是命。(<)
2010年4月2日,初一下学期

他说他的心很痛,非常非常的痛

姐,我还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与一个坏消息,你想先知道哪一个呢?好消息是我可以“光明正大”、“名正言顺”地到妈妈那里去了,坏消息是我的奶奶在开学前一段日子“升天”了……她照顾了我两年多,自然而然感情也很好,但是在当时,我没有哭,因为有许多人,甚至还有我自己都告诉自己要坚强,不可哭,“男儿有泪不轻弹”啊!还有,不光我没哭,我爸爸也没哭,但是他说他的心很痛,非常非常的痛。
2010年10月,初二上学期

我喜欢武侠小说,我的小说就讲了一个书生走江湖的故事

“写小说。我喜欢武侠小说,我的小说就讲了一个书生走江湖的故事。”他细细地讲,“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姓龙,幼时因家庭败落而落难江湖,却扼住命运的咽喉,从逆境中崛起。”“我现在,正写到了他的人生谷底,他就要获得我给他准备的独一无二的武器了!”我想起他在信中说过的“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作家!我喜欢云游生活(2010年4月2日,初一下学期)”,原来这个梦想早已经悄然起航。
“你看,现在大家写武侠,不是刀就是剑,大同小异,太俗了。我就想,我要给自己的主人公设计一个特别的武器。针,怎么样?一把金色的锋利的针。”翔龙朝我们挑挑眉毛。
“翔龙,我可不可以拜读一下你的大作?”
“好啊!等我写完好不好?很快了。我一写完,就会寄给我小兰姐姐。你们是一个学校的,那么你去找她看就好啦。”翔龙大方地比划,“我已经写了密密麻麻这么厚一沓了。”他说,“不像其他大多数男生,他去网吧几乎从不玩游戏,只是阅读、思考一一看其他人的小说,想自己的小说。”

妹妹,你的手生了冻疮?

时隔几个月后,我们怀着牵挂,去到了翔龙家去找他。
我们这才知道,翔龙的家是借着两栋楼房的墙和之间的空地而搭起
的屋子。因为不能有窗,只有前后门,厨房和妈妈住的外屋有些阴暗。翔龙和他的姐姐住在里屋,院子和邻居一起共用。翔龙说,附近有不少人,都是这样搭建自己的住处。
翔龙招呼我们在里屋坐,动作麻利地烧好水、给我们倒茶。碗里他放了满满的芝麻和花生。热水冲下去,芝麻浮起来,花生大颗大颗地晃动着,空气里漂浮着浓郁的香气。
“翔龙,你该不是把你们家的芝麻和花生都倒给我们了吧?这么多。”我逗他,心里确实感动。
“这样才好喝。”翔龙微微笑,不急不躁地回答。
我们正聊着,突然翔龙一声“糟了”,便急急地奔向外屋。我们尾随,看到他抱着一锅饭,空气里是明显的糊味儿。他转头看看我们,凝重的表情混合了自嘲:“我以前也烧糊过的。”翔龙说,妈妈在外面做工,不回来吃饭。他负责烧饭,比他大一岁多、现已辍学打工的姐姐下班后就回来烧菜。
不一会儿,姐姐回来了,翔龙马上用哭腔报告:“姐,饭糊了。”姐姐并不大理会,只是轻叹一声“你啊!”继续忙碌。姐姐的十根手指像胡萝卜一样,又红又肿,摸起来也冰凉,我便问她:“妹妹,你的手生了冻疮?”
“是啊。”翔龙的姐姐把手抽回去,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活打理得很好

现在的翔龙,让我感受得到他的快乐,却察觉不到他的烦恼。他,一直都像他笔下的武侠小说里的主人公那样,在逆境中慢慢崛起着。在我们担心他家庭的时候,他已经用自己的智慧处理好了爸爸不让自己见妈妈的问题。在我们忧虑他因父母离异而起的情绪时,他反过来安慰我们,说自己要成熟、要有担当,要做个男子汉。在我们试图给他的学习提出建议的时候,他也已经将现状和未来分析得头头是道。他的经济状况,也不需我们多虑,他已经将自己的生活打理得很好。

这个小男子汉的坚韧、乐观,把“重于泰山的石头”化于无形的智慧和对人生的思考,这足以让接触到他的人刮目相看。他的历练和人生感悟,就像是风雨飘摇的夜里,一盏沉甸甸的灯,发出温和而不刺眼的光,照亮着他周围的人。而他将痛苦慢慢消解的过程,除了让人感慨,也让人深思:生活的重压为何落到了无辜孩子的头上,让他一个人默默承受?

这个人很成熟啊